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勿忘臺灣」落花夢 /

  • 點閱:201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勿忘臺灣落花夢》 時隔六十六年,來自一九四七年的聲音! 日治時期 ●他曾豪氣以一圓日幣把中山北路豪宅租給中國當駐臺領事館 ●他曾經與蔣渭水聯手阻止日本在臺灣開放買賣鴉片政策 ●魯迅幫他翻譯的《國際勞動問題》寫序,蔣渭水、杜聰明是他的證婚人兼介紹人 ●革命同志張深切說他,長得就像托洛茨基,除了有點少爺脾氣 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後,對於十幾歲的張超英來說,父親張秀哲從此成為沉默的存在,他滿臉鬍子地被家族從警總營救出來後,從此封閉在自己的書房。一九四七年八月這本《「勿忘臺灣」落花夢》出版了,但很快就被回收銷毀。在張超英眼中,此後的父親成為一個活死人,餘生抑鬱以終。 只有在《「勿忘臺灣」落花夢》裡,張秀哲是一個不同的父親。這本書裡,他如夢一樣地回憶了自己在一九二○、三○年代的年輕歲月,以熱情與豪氣在中國宣傳臺灣解放,反對殖民統治,即使入獄也未曾後悔。他交遊廣闊,在廣州組織「臺灣革命青年團」,與魯迅、郭沫若、戴季陶、甘乃光往來,自費印行小冊《勿忘臺灣》與雜誌《臺灣先鋒》,革命是他的事業。 《「勿忘臺灣」落花夢》重新出版,彷彿是皆已離世的父子兩人,透過出版繼續在時空對話,其中更有許多珍貴的一手文獻,可以窺見當時日治時期臺灣知識份子的心靈世界,以及對日本、中國的觀察。張秀哲自己在書中緒言提道,這本書是「臺灣解放運動的一頁史實速寫」,「在已往數十年來,是不能在臺灣自由公開赤裸裸的寫出來!況且先前在帝國主義者蠻行統治的時代,極端壓制之下,都是沒有機會公開發表的,而同志們都星散了,也沒人肯用功寫出來的。」如今,就是它再度現身的時刻,也是張超英心中真正父親的復活。 本書特色 本書是日本時期臺灣知識份子的第一手文獻。

作者介紹 張秀哲(1905~1982) 又名張月澄,父親張聰明因開採煤礦致富,《宮前町九十番地》張超英為其子。張秀哲小學就讀日人專屬樺山小學,後赴日本京都完成小學教育,中學入日人專屬的臺北一中(現今建國中學),後再赴香港英人創辦的拔萃書院,大學入美國人主辦的嶺南大學,以及廣州中山大學法科政治系就讀。在廣州期間,與臺灣青年組成廣東臺灣革命青年團,在中國宣揚臺灣反殖民抗日運動。一九二七年在上海遭日人逮捕入獄一年多,受到監視與禁足,解禁後張秀哲再度前往中國,一二八事變後轉往日本在東京帝大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寫下《國民政府外交及外交行政》。二戰結束後,張秀哲到長官公署工礦處底下的紡織公司任職,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以「叛亂嫌疑」被逮捕入獄,經家族營救後獲釋,在一九四七年八月出版《「勿忘臺灣」落花夢》一書,但遭回收銷毀。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