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唐詩的力量 : 不學詩 無以言 /

  • 點閱:199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一首首詩歌往往就是人們一段段心靈、社會活動的凝固;而一部詩歌史,也往往是對人們心靈、社會活動的最真實的記載。● 以詩說人物,以詩說歷史,以詩說文化,以詩說人性。李白、杜甫、王維……這群騷人墨客,以其悠然入世的氣度、超然出世的雅致,直到今天,還讓今人在悲喜交加之中喟然。● 詩——歷史註定那是一次氣撼寰宇的揮灑與悲傷。歷史上真正展現出人生如詩的風采,是在唐代;歷史上真正將時代的風雲變幻、智慧才情吞吐於詩歌文字的吟唱當中,也是在唐代。其實,無論就人生觀念還是風俗習慣,唐代都可以說是古代社會中的「現代社會」,唐詩中豐富的人生體驗、人生理解與人生思考,不僅是他們的生活寫照,也給我們留下了耐人尋味的詩句。● 詩歌真切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往往是所謂的正史、考證所難以企及。詩具有豐富的內涵,因為詩濃縮了豐富的社會和個人,承載著太多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詩寄寓了人們太多的心理期望:有了詩的參與,人生才變得華美而有格調,豐富而有品格。看完本書,你將瞭解「詩」的優美意境、「詩」的內涵表現,以及「詩」背後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作者簡介董希平山東萊陽人,200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為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學、詞學,已在《文學評論》、《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版)》、《中國韻文學刊》等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出版著作《唐五代北宋前期詞之研究》等,現為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