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背叛 : 推倒卸責、貪婪、忌恨的高牆 /

  • 點閱:225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背叛:推倒卸責、貪婪、忌恨的高牆》 2014年的台港街頭充滿公民運動能量,太陽花翻過立法院牆頭,黃傘點點佔領中環,本書中譯來得正是時候。人類學家反思「佔領華爾街」運動的背景始末、分析新自由主義加劇的分配不正義,提醒我們民主不止於代議政治,而是對政治共同體的重新想像與持續實踐。 (藍佩嘉) 新公民運動正在擴散。 一.2014開卷好書獎-年度好書‧翻譯類,第三本年度好書 《為什麼上街頭?新公民運動的歷史、危機和進程》 The Democracy Project 商周出版 《背叛-推倒卸責、貪婪、忌恨》一書的出版,正是適逢時機。 《為什麼上街頭?》是介紹新公民運動的誕生、發展,而《背叛》 一書主題是為什麼台灣人民上街頭,不但陳述台灣所有的亂象, 說出人民的痛苦、心聲,而且提出解決方案,為台灣找出路。 二.當下的台灣人,需要的是有同理心、有慰藉、有心靈交流的作者。 作者在「致讀者的信」中,讓讀者感到溫馨,並捐出所有的版稅,全數購買圖書送給偏遠地區,亟需圖書的學校和孩子們,讀者能體會作者的愛心和對台灣土地及人民的熱愛。 三.作者在〈自序〉一篇,以書信方式寫給他的孩子們-謙謙、鴻鴻和安安,《背叛》一書是為他的孩子們而寫,也是對台灣下一代而寫,讀者讀了《背叛》更有親切感,和作者有心靈的交流。 四.作者在〈後記〉中以「當背叛成為權利,出路就是責任」為題,寫出面對紛擾,是親子勵志好書。 智慧是所羅門王(Solomon)最重要的人生價值。所羅門接掌以色列王位時非常年輕,不求財富與長壽。他向上帝禱告時說:「我的上帝啊,雖然我年輕,不知道怎樣治理國家,你還讓我繼承父親做王,…,求你賜給我一顆善於識別的心,能判斷是非,…。」這樣,上帝因為他的要求而喜悅,不但賜給他智慧,也因為他有智慧,進而擁有財富與長壽。所羅門豐富的智慧讓他能夠成功的治理國家。其實,每個人都需要智慧,也企求智慧。智慧的獲取,要從認識人開始,從自我開始,到與他人相處,到貢獻社會,到實現理想價值,無處不充滿智慧。 智慧就是有能力用學到的知識與經驗做正確的價值選擇。有了智慧,就能恰如其分地與自身及自身之外的現實發生關係,而這些現實包括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文化、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美國教育學者杜威(John Dewey)說:「教育本身就是一種生活的歷程」;「是一種經驗的重組和改造的歷程」及「教育即是生活」。因此,可以說,教育旨在使人獲取智慧。生活中的智慧始於自覺。故而,可以說,教育即是使人自覺,並有能力和他人、社會、文化與大自然互動,而產生共融共存的歷程。例如,如何和自己好好相處?如何和別人好好相處?如何健康地生活? 如何發展自己的潛能?如何當一個稱職的子女、父母、員工或老闆?如何擁有和諧的家庭生活?如何維持生活步調的平衡等成為一個「人」的把握,以及對於各種生命異化現象的預防與自我超越。 孩子們,情緒智商是最重要的人生學習。著名的成功學專家卡內基(Dale Carnegie)說:「一個人的事業成功,只有15%是基於他的專業技術(智力智商),另外的85%要靠他與人相處和合作的能力(情緒智商)。」情緒智商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第三張通行證。一九八九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一次以「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為題的國際研討會上,學者專家就已提出二十一世紀的工作者,必須具備三張教育通行證:學術性的通行證(學位文憑);職業性的通行證(專業證照);非智力通行證(善於樂觀、負責、溝通、尊重、規劃、組織、統整等情緒力 )。 作者在(後記)最後一段寫出他的展望和信心: 孩子們,呼喚你們的年輕朋友一起來吧!讓我們同心協力,重新凝聚一股集體向上的巨浪,推進著我們的共同能量和信心。若想要背叛台灣各種亂象,就要涵養當責的能力,推倒卸責、貪婪、忌恨等高牆,萬萬不要重蹈我們所背叛的各種亂象。要台灣改變,就要把你、我當成這個改變。把我們共同的看見,透過網路分享,傳達給親朋好友,好讓我們深愛的國家—中華民國,共同生活的園地—台灣,能再度昂首闊步。 台灣人民正處於普遍焦慮、不滿與紛亂的時刻,作者以人文關懷心情,苦心體會台灣當前的種種亂象,寫成《背叛-推倒卸責、貪婪、忌恨的高牆》一書。 是誰故意看不見台灣? 是誰才有背叛的權利? 誰是台灣永遠的支撐? 我們應該如何背叛? 有哪些滋養? 有哪些能力? 台灣才有出路? 這一連串的問題在《背叛》一書都有答案。 支撐台灣的永遠是平民,有一股集體向上的心願:以當責為檢視點,背叛,推倒卸責、貪婪、忌恨的高牆。 當前,我們的出路不在政治,也不在經濟,而在於意識價值的抉擇:從主宰分配轉向主動分享。主動分享就是個人、社會生態與自然生態相互依存,不再是相互剝奪、凌虐與控制。 無論政黨如何輪替,我跟你一樣,都是耕耘於這美麗寶島家園的園丁,在這家園的需要上,履行我們的責任,以巧思 和巧手為台灣編織嶄新的未來。 讓我們相互輝映,無論在山坳或海邊,多走幾步路,多搭幾趟車,播下一顆顆盼望的稻子。這樣,有一天,映照在我們眼簾的是,一大片成熟的金色稻田,秋風蕭瑟不再,卻是徐徐吹來,稻田裡迴盪著我們的歡呼,一代又一代地傳唱著我們的故事。

作者介紹 吳榮鎮 作者:吳榮鎮                學歷: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法學博士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法學碩士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分班    東吳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考試:高考一級考試一般行政大陸工作科及格 經歷:教育部教育委員第三組主任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專員    哈佛大學專案訪問研究    大仁科技大學副教授    國中、高職英語教師、組長、主任    金屬製品公司員工 主要著作: 《中共義務教育》(台北:師大書苑,一九九二) 《大陸教育行政與組織文化》(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一九九三) 《當代中國大陸教育法與判例》(台版:心理出版社,二○○七) 《教育價值取向論-台灣教育往何處去?》 (屏東:香遠出版社,二○一○) 《Language and Culture-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屏東屏東:香遠出版社,二○一○)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