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醜 : 萬物的美學 /

  • 點閱:20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醜:萬物的美學》UGLY: The Aesthetics of Everything 美只有一種典型,醜卻千變萬化? 美得過火可能很無聊,有時還會讓人極度不安; 醜得冒泡可能很有趣,因為其無法預測而更加迷人! 什麼是「醜」?醜代表的是否只有表面皮相的涵義?如果世界上沒有醜,那還會有美嗎? ◆美麗是一種職場優勢嗎?醜陋應該被消滅殆盡嗎? ◆醜得像犯了罪?刺青和犯罪之間真的有什麼關連嗎? ◆鬆垮的皮肉和皺成一團的五官,鬥牛犬真的和美搭不上關係;但牠卻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吉祥物! ◆就如B52轟炸機或柯爾左輪手槍,某些設計精美的物件也可能是醜陋的,如果它是用來導致傷殘? ◆誰能解釋昆丁‧馬西斯所畫的《難看的公爵夫人》竟然是倫敦國家美術館最受歡迎的作品? 世上真有醜這種東西嗎?隨著時間演變,某件醜的事物又是如何變成了美的代表呢?它跟人類的品味有多少關連?醜真的是原本就自然存在的嗎?全球聞名的藝術、設計與文化評論家史蒂芬•貝利,在本書中對「醜」這個概念提出了質疑與解譯。 作者將幾世紀以來的藝術、設計和文化史巧妙地連綴交織,探索「醜」與它的相反面「美」這兩者的本質。他以時而戲謔嘲諷的絕佳文筆,質疑並解析世間萬物的美學基礎――從粗鄙噁心的感受到如天堂完美的設計實踐、從醜陋的科學到漂亮的方程式、從醜的自然到可能是美的工業革命、從量產的媚俗到壞品味的巧妙升級、從醜物賣不好到設計的神話……書內針對醜這個最挑釁的主題進行了精彩的正反辯詰,層層打破你對美醜的幻想,讀者在隨著本書穿越古今,重組美醜的意義、變遷與品味的同時,美醜之間悄然地位移了……

作者介紹 史蒂芬.貝利 Stephen Bayley 是全球最知名的設計與流行文化評論家之一,也是暢銷書作者、專欄作家、廣播人和展館管理者。一九八○年代初期,他曾與設計界領袖人物泰倫斯‧康藍爵士(Sir Terence Conran)在英國倫敦的維多利亞和亞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共同完成「鍋爐房計畫案」(Boilerhouse Project),這是英國第一個常設性設計展,之後貝利並成為倫敦設計博物館(Design Museum in London)的執行總監。他也曾擔任許多設計師、建築師以及各品牌的諮詢顧問,其中包括福特汽車、Absolut Vodka、可口可樂、福斯汽車、BMW、Harvey Nichols 精品百貨等。身為坦率敢言的藝術設計權威,他也經常出現於電視媒體,並定期在報章雜誌發表論述。他在全球各地的大學授課講學、獲頒法國藝文騎士勳章,同時也是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榮譽會員、威爾斯大學榮譽院士、利物浦表演藝術學院院士。 譯者介紹 郭玢玢 台大外文系畢業,曾任時報出版公司生活線主編。編輯與翻譯是多年職涯中唯一的選擇,也是今後想繼續認真做好、一直樂在其中的工作。編輯作品有《空間劇場》、《在愛裡相遇》、《不抱怨的世界》等;翻譯作品為《庫斯克會戰》、《失落的世界-侏羅紀公園2》(星光.輕舟)、《微波料理完全指南》、《口袋圖書館―古埃及》(貓頭鷹)、《為什麼你的故事被打X》(典藏)等,也曾從事HBO電影頻道影片翻譯。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