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要活就要動! /

  • 點閱:18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要活就要動!》 健康之於我們,就像空氣一樣重要。未曾感到不足,就不能瞭解它的珍貴。 筆者是在幾年前,因腰部椎間盤的痼疾入院,才有了這番體會。在這之前,只當醫院是探望他人的場所,從沒想到它竟成了讓別人來探視自己的場所。在這兩個禮拜的住院生活中,得到了許許多多體悟。 回想起來,為了爭取進級一九六一年度世界舉重選手權的目標,那年夏天,筆者一直持續著激烈的訓練。在前一年的羅馬.奧林匹克運動會輕重量級舉重賽(八二.五公斤)中榮獲第7名,燃燒著高昂的鬥志,亟欲在這一屆的世界選手權爭奪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在這類勝敗壁壘分明的運動中,挑戰的是體力的極限。就舉重而言,它是挑戰肌肉的極限乃是當然之事。或許正因為這個緣故,選手只要稍一鬆懈,就會陷入被其他的競爭對手超越的危機中,這樣的不安會持續在心中揮之不去。所以,一般選手的情形是,即使疲倦到最好停止訓練的地步,也仍舊勉強堅持下去。 這種時候,腦中即使清楚地意識到不要勉強比較好,但難以理解的是,無論如何也控制不了做下去的思緒。 筆者也同樣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剛開始,由於體能狀況十分良好,因而訓練的效果也極佳。在一個勁兒從事著激烈訓練的過程中,不知何時開始,竟突然意識到腰部出現劇烈的痛楚感。 如果當時斷然休息一個禮拜就好了。但那只是事後諸葛亮,無濟於事。那時候,心中受到「若是暫停訓練,記錄可能就會降低」的不安所牽引,因此不顧腰椎的痛楚,依舊不願間斷激烈的訓練。結果可想而知,腰痛的情形變本加厲,導致最後不得不放棄上場比賽的念頭。 肉體的損傷並沒有到此就結束,往後每一年,都會數度遭遇此一腰痛之苦。終於,前年夏天,落到必須住院的地步。情形就如前面所述。 入院就診為時已晚的筆者同時明白了一件事──運動其實有兩條抵達的途徑:包括身為選手者為求出類拔萃的運動進階法,以及另一種以維護健康、增強體力為目標的運動進階法。換言之,前者就是向體力的極限挑戰。因此,若要明白究竟該對身體施以何種程度的痛楚才是恰當的,就必須借助於「試誤法」尋求答案。從而,有些時候就會因為運動太過強烈,造成肉體的傷害。也就是說,體力固然鍛鍊了卻反而引發健康方面的負面影響,這種情形並非不可能。對於那些懷抱著遠大目標的選手而言,這種狀況或許是難以避免的。 依常理而言,在既不受傷、體能狀況又不崩敗的情況下,持續從事肉體所能負荷的極限之訓練或練習的選手能夠獲得勝利也是必然的吧。在這類選手誕生的背後,也決不可忘了有一些像這樣因體能狀況的崩敗,被迫引退的選手存在。 儘管因腰椎之疾而陷於苦惱的困境,但筆者並不特別懊悔參與舉重之事。唔!其實毋寧說是感謝的成分居多,因為從這項訓練中獲益頗大。正因如此,現在,仍維持著每週三~ 四回,哪怕只有三十~四十分鐘的舉重訓練。 但訓練方式和兩年前的作法已有若干不同。例如每當體力出現疲勞或是腰部感到不適時,縱使是已敲定的訓練日,也毅然將它取消。可別說:「不是本來就該如此嗎?」但對於像這樣從事了四十多年訓練的人而言,訓練這檔子事就像三餐一樣,已成了習慣,要暫停下來可是需要相當決心的。 就像這樣,筆者著手訓練至今已近四十年,終於在心中湧起了一絲以健康為目的來從事訓練的企盼。儘管腦中總是叮嚀自己:「以儘量不勉強的方式進行訓練。」但年輕時的習性總難完全根除,因此偶爾還是會向重量級的槓鈴挑戰。不過,作法已經和過去不同了;採取的是遠較極限的層級為低的挑戰模式。 請不要將筆者的經驗視為事不關己。 儘管一開始是以健康的目的為訴求而展開運動,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運動能力的逐步提升,不久就會不知不覺地沉浸在向當初從未想過的紀錄挑戰的樂趣之中。一旦愈熱衷於此一行為,就勢必會驚覺到一個埋首於像筆者所經歷的足以招致肉體傷害的劇烈運動中的自我。 這個時候,希望讀者務必想想筆者所經歷的事。請在疲勞之際,或是體能狀況不佳之時,或是減少運動的分量與強度,或是暫停練習。 在這麼做的過程中,要不了多久,各位必然可以體會出一套適合自己身體的運動進階方法。 可快樂從事的運動並非求勝的運動。這樣的方法在於維固健康、增強體力、調整體型、維持年輕,有助於精神壓力的解除,並且從工作的疲勞中恢復幹勁。 如果本書可發揮拋磚引玉的效果,將是筆者無上的快樂。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