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電影裡的生命教育. 夢想起飛的時刻 : 62部電影, 滋養孩子的熱情.勇氣與冒險精神 / 2 :

  • 點閱:217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電影裡的生命教育2:夢想起飛的時刻-62部電影,滋養孩子的熱情、冒險與勇氣》 在電影的微光中,帶著孩子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找尋夢想 和孩子看電影的美好時光,也會成為孩子夢想起飛的時刻。 「人因夢想而偉大」,為實踐夢想,我們往往勇於冒險、勇氣無限;然而夢想、冒險、勇氣說來重要,但如何和孩子切入共同的話題?如何在不經意的自然流露中知道孩子內心的盼望、惶恐或憂慮? 有個很方便、自然,且成本很低的方法,就是打造一個家庭電影院。當家人共同觀賞影片,跟著劇中人物一起哭、一起笑,一起面對生命的困境與選擇,我們的心也跟著柔軟了,更願意表達內心深層的感受。透過影片交流,親子彼此有了共鳴、理解、分享和體諒,共織家庭的甜美回憶。這甜美的回憶就像親子銀行的存摺,存款愈多愈好,多到孩子進入狂飆青春期或長大離家的空巢期還足以提領;而這些親情存款也將伴隨孩子一生一世。當他們遇到挫折困頓、憂傷沮喪,甚至感覺世界就要崩毀,這些記憶會適時的撫慰他們,成為支撐他們繼續前進的動力。 繼暢銷書《電影裡的生命教育》後,李偉文再度為親子精選62部電影,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以三大主軸貫穿全書,「想像那無法想像的夢」、「體會那無法被理解的心靈」、「看見那不曾看見的世界」,幫助父母累積親情存款,滋養孩子的夢想、勇氣與冒險精神。 想像那無法想像的夢:16部動畫 對於尚未熟練文字的使用,年紀較小的孩子而言,可以善加運用動畫影片的影像力量,挑選適當的影片,陪孩子一起觀賞。當孩子在精神上可以投射成為劇中人物,跟著一起哭、一起笑,一起面對生命的困境與抉擇時,看電影其實是一種成本非常低的「情境教學」;尤其在生命教育的實施上,更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工具。例如: - 《丁丁歷險記》父母兒時的冒險故事也能讓下一代孩子參與,冒險故事也可以傳承下去。 - 《魔法阿媽》讓孩子試圖知道妖怪或鬼神到底存不存在? 體會那無法被理解的心靈:22部劇情片 要能夠真正影響生命,改變行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被感動後所產生的力量,電影演的雖然是別人的故事,但是能夠引起孩子共嗚的部分,往往就是現在正在關心或憂慮的事情,他們的情緒也可以在觀看影片中被撫慰,被理解,同時在他們挫折困頓、憂傷沮喪時,劇情片中的某些畫面或情節,也許就可以成為支持他們度過困境的力量。例如: - 《孩子不壞》、《小孩不笨》讓父母和孩子一起在笑聲和淚水中,看見彼此對戰的真相。 - 《我的名字叫可汗》一個亞斯柏格症的印度男子因為愛情和親情,讓九一一事件有另一種切入的觀點。 - 《記得童年那首歌》優美動聽的旋律以及感人的巴西故事,貧窮父母的另類教養,不僅讓我們看見出人頭地的艱辛過程,更讓我們聽見另一種動人的音樂,感受另一種感動。 看見那不曾看見的世界:24部紀錄片 有效的生命教育絕不是知識上的教導或死板的道德教訓,生命教育最重要的前提是要能使學生感動,當孩子在看這些精采的紀錄影片後,會「啊!」一聲的感慨,這個驚歎,就是我們重新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也就是對舊經驗的重新詮釋,對已經熟悉的事件有了不一樣的體會和不同的理解。例如: - 《不只唱歌吧》還記得《唱歌吧》那群天籟之子嗎?故事還有續集。 - 《被遺忘的時光》為什麼人老了會變成這樣?阿公阿嬤的腦子到底發生什麼事? 《種樹的男人》因為一本繪本,一個男人開始種樹,他想在北回歸線種樹一圈,現在他在嘉義,靠自己的力量,種了兩千多棵。 本書特色 1. 李偉文以他獨特的觀點,以及長期經營教養議題的經驗,精選出62部電影,不論是動畫、劇情片或是紀錄片,讓家長或老師可以在觀賞電影之後,與孩子進行討論或深度對話,滋養孩子的世界觀,釐清孩子的價值觀,幫助孩子拓展視野。 2. 書中李偉文與AB寶以一貫的對話方式,不僅引導讀者思考電影中的含意,更示範如何讓電影成為一個柔軟的介面,打開孩子的心防,增加親子之間溝通的深度。看完電影,一起回味片中好聽的音樂,或是發人深省的話語,而不是以「好好看」或是「好無聊」來當做電影觀後感的結束。 3. 沒有什麼比一家人一起安靜看電影,看完電影後,一起分享電影所帶來的感受和電影所要表達的內涵來得有凝聚力。電視可以隨便看,電影就要好好看,讓看電影成為一家人的美好回憶。

作者介紹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座右銘是「一生玩不夠」,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服務人群來實踐,因此生活的重心是「閱讀、朋友、大自然」。 喜歡朋友與大自然,將近三十年前曾擔任童軍團團長,在近二十年前與朋友們成立了荒野保護協會,初期辦公室還設在自己的牙醫診所內。喜歡閱讀,所以將診所變成了可供社區民眾借書的圖書館,並且曾經擔任金鼎獎評審、好書大家讀及公務員專書閱讀甄審委員……等等。 相信影像對民眾的影響力,因此曾經擔任公共電視、華視電視公司的董事以及金鐘獎評審,並且陪著孩子從電影中進行生命教育的學習。 透過寫作分享學習心得,專欄遍布在《國語日報》、《聯合報元氣周報》、《親子天下》、《康健雜誌》、《有機誌》、《文訊》等刊物,著作則有《我的野人朋友》、《你每天都在改變世界》、《我在黃昏日落前趕路》、《教養可以這麼浪漫》、《傾聽自己的鼓聲》、《愛,在荒野流動》、《讓陽光灑在心上》、《電影裡的生命教育》、《教養無所不在》、《閱讀是最浪漫的教養》、《迷路原為看花開》以及童書繪本《陪鍬形蟲回家》、《幫青蛙找新家》等書。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座右銘是「一生玩不夠」,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服務人群來實踐,因此生活的重心是「閱讀、朋友、大自然」。    喜歡朋友與大自然,將近三十年前曾擔任童軍團團長,在近二十年前與朋友們成立了荒野保護協會,初期辦公室還設在自己的牙醫診所內。喜歡閱讀,所以將診所變成了可供社區民眾借書的圖書館,並且曾經擔任金鼎獎評審、全國好書及公務員專書閱讀甄審委員。    相信影像對民眾的影響力,因此曾經擔任公共電視、華視電視公司的董事,並且陪著孩子從電影中進行生命教育的學習。    透過寫作分享學習心得,專欄遍布在《國語日報》、《聯合報元氣周報》、《親子天下》、《康健雜誌》、《7-11樂活誌》、《有機誌》、《文訊》等刊物,著作則有《我的野人朋友》、《你每天都在改變世界》、《我在黃昏日落前趕路》、《教養可以這麼浪漫》、《傾聽自己的鼓聲》、《愛,在荒野流動》、《讓陽光灑在心上》、《迷路原為花開》以及童書繪本《陪鍬形蟲回家》、《幫青蛙找新家》等書。 李偉文部落格:http://blog.chinatimes.com/sow/ 荒野保護協會:http://www.sow.org.tw/ 作者相關著作:《傾聽自己的鼓聲》、《您撥的電話未開機!》、《自然課可以這麼浪漫:李偉文的200個環境關鍵字》、《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李偉文最想與你分享的60句話》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