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論語 = Confucius : The analects /

  • 點閱:212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別再把孔子想無聊了,

  他可是古今有史以來,熱情叛逆的第一名!


  兩千年後,《論語》三文一體,

  收錄原文/白話中文/企鵝版英文譯文三種經典版本

  隨書限量贈送楊照〈重新認識孔子〉別冊


  出身春秋亂世的孔子,從對體制破壞開始,

  向社會發出強烈疑問,超脫個人身分位階僵化的界線。

  孔子以「人」為出發點,尋找自我與群體社會相處的方法關係,

  同上位者對話,與學生爭辯,向同輩學習。

  穿越眾人以及自己的人生,帶領弟子在兩千年前一起走出一段精采的旅程,

  孔子與弟子們的日常言談記行,成為《論語》,被言說、討論流傳下來,

  他們的生命壯遊,持續穿透著人心。


  時代喧囂,更需要經典力量堅定人心。

  再讀論語,重新認識孔子,以其為方向導航,

  理解我們的時代,迎面擁抱生而為人的熱情。


  收集編整孔子與其弟子言談舉止的《論語》,完成於兩千多年前的對話錄,影響力至今不絕,東方思想重要的主聲調。近幾年世界各地掀起一波「孔子熱」,從古籍裡照看現代,《論語》這部「經典」有了更生活的現代意義。重要性常與《聖經》相提並論的《論語》,顯現出其深植人心的深廣影響力,舉凡個人的言行舉止到各色領域如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等,都在《論語》的討論範疇。如果將讀孔子學最重要的典籍《論語》看作一股熱潮,找回核心,進入文本原典閱讀形塑個人的觀點,則與孔子所重視的個人價值的發揚不謀而合。


  《論語》共計20篇,每篇由若干章組成,篇名取其起始章節文字,如〈學而〉〈為政〉等。「論語」兩字根據班固《漢書?藝文志》的記載,「論」有「論纂」的意思,「語」則解為「語言」的意涵。孔子在日常生活中和執教過程中,發表過許多言論,他所帶領的弟子在當世以及後代更留下為數眾多的精闢言論,所以「論語」可解為把這些言論編纂起來的意思。但實際上,《論語》所載的並不限於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更包括他們不少的「行動」,既記言更載行。


  《論語 中英文對照本》收錄原文/白話中文/企鵝版英文譯文,白話中文譯者楊伯峻和英文譯者劉殿爵各自在中文讀者和英語讀者中廣受歡迎,其中劉的英譯本被選入「企鵝經典」,為當今公認的權威論語英譯版本。今古譯文中西合璧,隨書並贈送楊照〈重新認識孔子〉演講記錄,物超所值,值得擁有永久珍藏。



本書特色



  ※中英對照版,所收版本均為權威版本。值得定本收藏、選讀。

  ※現代結合古典的設計,讀經典也可以很時髦。

  ※讀經熱潮不歇,可與《于丹論語感悟》、《于丹論語心得》相互照看為用。




譯者簡介





楊伯峻 (1909-1992)



  白話版譯者


  著名語言學家。原名楊德崇,湖南省長沙市人。193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後歷任中學教師、馮玉祥將軍研究室成員、廣東中山大學講師、湖南《民主報》社社長、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蘭州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中華書局編輯、中國語言學會理事等。



劉殿爵 (1921-)



  英文版譯者


  生於香港,於香港大學學習中文。1946年赴蘇格蘭格拉斯哥研讀哲學,自1950年起於倫敦大學東方暨非洲研究學院教授中國哲學,1965年被聘為中國哲學講座,並於1970年成為該校中文研究首席教授。1978年返港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系主任,目前則為該系名譽教授。其譯作《道德經》、《孟子》及《論語》於1960至1970年間陸續由企鵝書店出版,被公認為經典英譯版本。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分別於1975、1989年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