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告別甘地 : 現代印度的故事 /

  • 點閱:179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一般探討印度發展的書籍,都在討論印度快速且無法阻擋的竄升力量。本書作者自一九九○年後為歐洲數家報紙擔任駐印度特派記者,擁有豐富的人類學田野研究經驗,他拋開數字統計,提供官方資料和財經報告都無法提供的深刻觀察。


  作者在印度進行了一次歷史痕跡的探索之旅,而他選擇的導遊正是甘地。作者造訪了一片榮景的都會區,那裡已然形成新時代的中產階級。他也走訪了偏遠鄉鎮,見識到宛如生活在遙遠古代的人們。他筆下的印度眾生形形色色,有土邦大君、人權鬥士,有農民、叛軍,還有程式設計師、巴士司機和劇場工作者,每個人都對甘地有不同的看法,對於印度的未來,也抱持不同的希望。


甘地是人類的良知,但他還是印度的靈魂嗎?

新的印度正在成就一則神話,還是會被自己的內部衝突撕裂?

獨立後的印度到底有何改變?

聖雄甘地帶領印度獨立時所倡導的理念與價值,如今意義何在?

對現代的印度人而言,這位印度國父仍舉足輕重?

「非暴力」竟成了令人羞愧的陳腔濫調?


  作者使用簡單流暢的文字,充分發揮記者本能,讓報導與訪談自然交織,說故事的方法自然動人,且能保有專業角度。讀者將第一次發現印度社會處處矛盾的現實,真正了解印度人自己在想什麼,以及世人奉為圭臬的甘地形象與理想,是如何牽動著這個古老國家。



伯納.英哈斯利(Bernard Imhasly)



  一九四六年生於瑞士瓦萊州的謝爾市。於蘇黎士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一九七二至七三年在孟加拉從事人類學田野研究,並將研究結果集結成書《孟加拉的現代化過程》。之後赴蘇黎士大學任教語言學。一九七八年加入瑞士外交領事工作,曾待過倫敦、日內瓦、伯恩與德里等地。自一九八四年起長期待在印度並娶妻生子,一九九○年後為歐洲數家報紙擔任駐印度特派記者,包括《新蘇黎士報》、《新聞界》和德國《日報》。現與妻子居住於德里。





譯者簡介





闕旭玲



  專職德文翻譯。譯有:《偉大的失敗者》、《以母愛為名》、《鏡子的法則》、《丈量世界》等書。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