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成功中的禪 : 星雲大師講述的成功哲學 /

  • 點閱:171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成功中的禪:星雲大師講述的成功哲學》 恰如其分地做自己所能做到的事情,這才是富有秘訣。 星雲大師曾說:人生在世,莫不希望自己建功立業; 不一定要功勳蓋世, 至少能留下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事業。 人都希望有功於社會鄉里, 可惜很多人求功好利,往往適得其反,功敗垂成。 星雲大師曾說:人生在世,莫不希望自己建功立業;不一定要功勳蓋世,至少能留下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事業。人都希望有功於社會鄉里,可惜很多人求功好利,往往適得其反,功敗垂成。 星雲大師12歲出家,不論是酷暑天柔風清涼的晨曦,還是寒冬裡風雪相伴的清晨,每次早課諷誦《楞嚴咒》中「願將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一句時,這個年幼的小沙彌都會在心中暗暗發願:「將來,我一定要把全部的身心奉獻於弘法利生。」如今,六十年甲子輪迴間,小沙尼漸漸修成佛家大師,他從中國大陸到中國臺灣,從宜蘭雷音寺到高雄佛光山寺,他積聚眾人的願力,遍弘佛法於五大洲。當年的一個小沙彌成就了不凡的志業。如今,他正用自己的勤奮將佛法光照這個世界,撫慰世界的苦難。 一路走來,荊棘遍地,有快樂亦有痛苦,有喜悅也有憂愁,晴天朗日、雨天滴水,都成為一路走來不曾錯過的美麗風景。他將佛法的真諦一點一滴地向世人普及,他把佛門的慈悲與智慧之光灑向芸芸眾生。星雲大師曾說:「我只想盡一點心力,不妄想,不僭越,只想慢慢把弘法利生的事業做起來,直到現在,也從來沒覺得自己做了很多事情,我只想像爬樓梯一樣,一步步往上爬,而非一步登天。」 活了這一生一世,卻未能有所成就,想必是很多人臨死前的遺憾。星雲大師為此深感惋惜。做一個自信、樂觀、勤奮的富人,財富就能積少成多,慢慢地彙聚到手中。而一個充滿自信的窮人也可以很富有,因為他的心並不貧窮,所以他會充滿信心地去創造財富,遲早有一天他也能享受到富人的生活。 星雲大師就是以這樣的心態,一點點攀登到了中國佛教的頂峰,他一生弘揚「人間佛教」,宣導「地球人」思想,對歡喜與融和、同體與共生、尊重與包容、平等與和平、自然與生命、圓滿與自在、公是與公非、發心與發展、自覺與行佛等理念多所發揚。 人一生需要太多的品質盈滿心懷。其中不畏艱險、勇於拼搏、努力爭取是成就一切的先決條件,不曾犧牲和付出,也很難有所得。意外的收穫總是稀少的,耕耘的收穫才是真實可見的,而經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的成果擺在面前時,才能讓我們發自內心地感到激動和振奮。安貧樂道並不是讓人不思進取,而是讓人以貧困來磨練自我,懂得勤勞耕耘才能收穫;安守本分並不是讓人處處退讓,而是讓人認清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位置,繼而再接再厲的奮鬥。恰如其分地做自己所能做到的事情,這才是富有秘訣。 本書即是採擷星雲大師的成功悟道,錘鍊成一本智慧的結集,希望在每個讀者的心中開墾一塊田地,灑上幾顆成功的種子,等待淨蓮綻放的日子。

作者介紹 胡可瑜 畢業於倫敦大學心理學專業,著名的心理諮詢師,曾任多家跨國企業人力資源總監,現為自由撰稿人,在遊學期間就常常拜訪各地的學者和宗教人士,對佛法有自己深刻的見解。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