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物理與頭腦相遇的地方 /

  • 點閱:238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物理與頭腦相遇的地方》 ■ 中國時報開卷版一週好書推薦 ■ 中央日報2001年 翻譯類十大好書 ■ 2005國際物理年 推薦100本中文物理書 物理是一種生活方式 相對論在談些什麼? 許多人心目中的相對論就只是這句話:「所有的事都是相對的。」 事實上,愛因斯坦的理念幾乎正好相反,相對論的主旨是:很多事情是絕對不變的。 量子力學很玄、超現實嗎? 其實不然。你爬樓梯時,不管是一階一階走,還是一次跳過好幾個階梯,你總不會以為樓梯像斜坡,可以隨意踏在1/2階或3/4階的地方吧? 這就是量子力學的內涵。大自然本來就是結結巴巴的,不是很滑順。 《物理與頭腦相遇的地方》蒐羅了牛頓、愛因斯坦、費曼、波耳、加莫夫、歐本海默等等物理大師的智慧,把偉大科學家推敲物理觀念的竅門與藝術,古典力學、相對論及量子力學的精髓,物理科學思想的演變,統統梳理出頭緒來。 愛因斯坦說:「物理的書總是充滿了複雜的數學公式,可是思想及理念而非公式,才是每一個物理理論的開端。」 《物理與頭腦相遇的地方》只用了E=mc2這道著名公式,不包含任何複雜的數學,將是你的頭腦與物理歡喜相遇的開端。

作者介紹 柯爾(K. C. Cole) 美國南加州大學安納堡傳播學院教授,《洛杉磯時報》科學專欄作家(1994年迄今),經常在《紐約客》、《紐約時報》、《新聞週刊》、《華盛頓郵報》、《哥倫比亞新聞評論》等媒體發表文章。 1995年、2004年、2005年三度獲得「美國最佳科學寫作獎」,2002年獲得「美國最佳科學與自然寫作獎」。 由於頻頻獲獎,而有「科學寫作界之達文西」的封號。 著有《數學與頭腦相遇的地方》(The Universe and the Teacup)、《物理與頭腦相遇的地方》(First You Build a Cloud)等書。 柯爾女士成長於巴西首都里約熱內盧、美國紐約州,曾在東歐待過數年,早年的寫作焦點在政治評論與女性議題。 1980年代,與舊金山探險博物館(Exploratorium)創辦人法蘭克.歐本海默(Frank Oppenheimer)成為知交後,開始對科學產生濃厚興趣,從此鑽研科學,筆耕不輟。 育有一女一子,目前定居在加州聖摩尼卡。 作者相關著作:《數學與頭腦相遇的地方》 譯者介紹 丘宏義 台灣大學物理系畢業,美國康乃爾大學物理博士。曾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博士後研究二年,鑽研超新星的形成及中子星的構造,奠定現代中子星理論的基礎。之後在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馬里蘭州高達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擔任太空科學家及天文物理學家。 退休後,專事寫作,著有《新封神榜:紂王與妲己》、《吳大猷:中國物理學之父》,譯作有《預約新宇宙》、《億萬又億萬》、《抓時間的人》、《數學與頭腦相遇的地方》、《物理與頭腦相遇的地方》、《物理學家的靈感抽屜》、《光錐.蛀孔.宇宙弦》、《宇宙的六個神奇數字》、《量子重力》、《黃金比例》、《時終》等書。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