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生命倫理 /

  • 點閱:165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自從1997年桃麗羊複製成功後,全球有關複製人問題的討論開始進入高峰期。這種有關複製人的熱烈討論,表示生命倫理的問題和我們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是,這種關係到底密切到什麼程度?對一般人而言,其實是不清楚的;之所以不清楚,是因為一般人常常將流行當成一種關心的課題;一旦這種課題不再流行,一般人也就隨之失去關心的興趣。那麼,有關生命倫理的課題是否也是這樣的課題呢?關於這一點,需要做進一步的釐清。


  在此以生命倫理中的臨終問題做為舉例的對象。由於我們的讀者群設定在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因此就以這一年齡層可能遭遇的臨終問題為探討的對象。當然,有關臨終的問題不僅限於這一年齡層,也可以包括其他的年齡層。此外,有關臨終的問題是個很複雜的問題,我們僅以其中的急救問題為例做討論。之所以討論急救的問題,理由在於這是大家都會遭遇的問題。既然是以年輕人為舉例的對象,設想的情況就必須是年輕人可能會有的遭遇。為了符合這樣的情況,我們設想下列的例子。


  根據現在的家庭狀況,大部分的家庭幾乎都是核心家庭。家庭中的成員,除了父母之外,就是子女。當子女唸大學時,父母也大概已經邁入中年。隨著工作的繁忙與壓力,中年父母極易罹患高血壓,而高血壓常常是過勞死的原因之一。


  如果有一天,您在學校上課時,突然接到母親來電,說父親現在正在急診室急救,希望您能即刻前往。當您接到這樣的電話時,除了錯愕以外,一定會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趕過去。到了急診室,看到父親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母親在一旁不斷落淚,此時您一定也陷入不知所措當中。不過這種情況並不會持續太久,因為醫生可能會來跟您說明父親的病情。在了解父親病情的嚴重性之後,醫生可能要您和母親商量,萬一父親的病情突然進入人力無法挽回的地步時,您和母親的決定為何?到底是要急救,還是不要急救?對於這樣的問題,您和母親可能從來都沒有想過。現在突然有人要您和母親做出決定,無論是您或母親,都會認為這是一個很困難的抉擇。


  但是,問題已經出現在前面,您們兩人當中一定要有人做決定,否則父親只有躺著等候下一刻的到來。問題是──時間並不會給您和母親正確的答案;事實上,父親依舊靜靜躺在那裡。可是當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的時候,父親復甦的機會也可能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為了把握急救的機會,您和母親可能需要當機立斷做出決定。不過,決定似乎也沒有表面想像那般容易,因為醫生曾經說過急救的風險。萬一急救之後,雖然父親的生命救了回來,卻因腦部缺氧太久,可能變成永久性的植物人。如果這種情況出現時,您和母親還希望對父親實施急救嗎?面對這種生命倫理的抉擇困境時,究竟該怎麼辦?這是一個值得大家關懷的問題。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