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逃亡 = A perfect escape /

  • 點閱:195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逃亡》 在那戒嚴和嚴密的監視之下,他怎能逃離台灣,為什麼要冒死一試? 繼1972年出版《自由的滋味》,歷經漫長的37年, 彭明敏教授終於親自交待當年那一段外界不明的歷史秘辛! 我的英文回憶錄“A Taste of Freedom”於一九七二年出版,其漢文版《自由的滋味》也於一九八三年間問世,但我在其中以及在其他任何場合都對於如何離開台灣,未曾提及,故讀者和聽者也莫不對此表示不解和不滿。我所以保持沉默,有其原因的。 起初覺得台灣內部還有許多因受迫害而極欲逃亡尋求自由者,他們可以與我相同方式脫出,若我公開說明,就等於提醒台灣當局如何預防此事再度發生,也等於杜絕那些被迫害者到外國尋得自由的可能,於心不忍。 亦確有人基於其人生哲學「為善不欲人知」,寧願永遠隱藏其所為。此以美國人居多,例如對我幫助最大的Thornberry牧師因被國民黨誣告為「恐怖份子」,其後二十年美國政府對其拒發美國護照,在此長期間無法踏出美國一步,但對此冤枉默默無一怨言,外人不知有此事,連我也於三十數年後才知道。 一些「東方人」反而僅做了一點事就在我未說明以前便大吹大擂,誇張吹噓(誇言「東方精神文化」優於「西方物質文明」者,請注意)。其他大多有關人士則因政治考慮或職位關係,不便透露姓名身分,也不願洩露其所扮演的角色。 轉瞬間近四十年了。世人或許認為世界情勢已經大變,實無再守密的必要。可是幾乎難以置信的,至今仍有有關人士顧慮到台灣和中國當局的可能反應,還是不願露身。其中也有已經去逝者,但其遺族都要尊重先人的意思(上述顧慮有無根基,純是主觀感覺,別人無法置喙的)。 不論如何,脫出台灣經過的真相,太久不明,主要應歸過於我自己,但不是我故作神秘,而是環境所致。…… --彭明敏

作者介紹 彭明敏 原籍高雄,出生於台中大甲,二次大戰期間留學日本東京帝大時遭空襲美機炸斷左臂,戰後返台入台大政治系,一九五三年取得加拿大麥基爾大學航空法碩士,一九五四年取得法國巴黎大學博士學位,返台後任教於台大,一九六一年任台大政治系主任。 一九六四年與學生魏廷朝、謝聰敏發表「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遭國民黨政府逮捕,判刑八年,一九六五年蔣介石在國際輿論壓力下下令特赦,獲釋後遭嚴密監視,一九七○年化裝逃亡瑞典,旋抵美國;曾任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FAPA)會長、亞太民主協會理事長。 一九九二年返台,一九九四年成立彭明敏文教基金會,一九九六年代表民進黨競選台灣總統,一九九六年成立建國會,擔任會長,二○○○年受邀出任總統府資政,並接任亞洲太平洋自由民主聯盟秘書長。 作者相關著作:《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二○○九年增訂版)》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