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沿街叫賣的繁榮 : 克魯曼對經濟現況的深度思考 /

  • 點閱:269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美國雷根主政以來的經濟低成長率,引發許多不同意識型態經濟學者的辯論。保守經濟學派的傅利曼率先開始陳言,他強力批評政府的干預,主張自由市場的經濟,可是當雷根保守勢力上台時,他採行了供給面經濟學派。結果這個簡單的計畫什麼也沒達成,還留下3兆美元的帳單。


  此時,新一代的經濟學家則建議,政府可採行更積極的角色,但這個觀點又再一次被政治所剽竊,這回換作柯林頓政府,和一群主張策略性貿易者,他們對美國經濟的觀點,鎖定在和他國競爭的輸贏。這本激發思考的書,深入描述了經濟觀點形成決策的過程中,所發生的種種匪夷所思的怪現象。


  反觀國內的情況,雖然眾所周知經濟政策可以富國,但也可能誤國。尤其台灣身陷日益惡化的貿易環境,加上兩岸關係這個複雜變數,政府是否能夠帶領國內企業突破國際困境?面對高科技產業和傳統產業之間的兩難問題,政府又該如何善用經濟學家,做出符合民眾福祉的抉擇呢?  


  克魯曼縱觀世局,完成了這本激發思考的書,描述經濟觀點在形成政治決策的過程中,所發生的怪現象。


失靈的魔法師


  魔法經濟:在二次世界大戰後,不到30年的時間,一般人的實質收入、家庭的實質所得、平均消費等都是1940年代的兩倍,對那一代人而言,驚人的富裕感和樂觀氣氛宛如魔法一般神奇。


  1973魔法遠離:這不是一夕之間的事,但究竟為何魔法經濟離我們遠去?其實我們並一無所知。


  尋找新的魔法師:魔法失靈時,你該怎麼辦?也許該找另一群新的魔法師吧!


  魔法師何在?:經濟學理論五花八門,意識型態風水輪流轉,無論是左派、右派,供給面經濟學派或策略性貿易者,政治人物永遠喜歡政策創業家勝過於嚴謹的經濟學者,因為他們希望能找到一些觀念,化為議題,再化為選票。然而,學者並未能說出政治人物想聽的話,「政策創業家」於是應運而生。


  新魔法師出現:1970年代末,一股勢力強大的保守政治運動抬頭,這是一群所謂的供給面學派,排拒凱因斯主義,相信大幅降稅可以刺激經濟急速成長。於是,雷根當政時期,右翼政策創業家大權在握,並且落實推動供給面施政計畫。


  魔法並沒有回來:1980年代,保守派已經執政12年了,經濟成長並沒有加速,反而新問題卻越來越明顯,分配不均的現象急速惡化,許多人的所得不增反降,造成的龐大赤字預算更是美國歷史上前所未見。由於成效不彰,保守派黯然退出。


  歷史重演:隨著民主黨擊敗共和黨成為白宮主人,策略性貿易學派繼之而上,竟然也獲准主導實際的政策。這告訴我們,政府雖然會從歷史中學到教訓,但不見得是正確的教訓。


  或許,魔法就此一去不回………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