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等待的技術 /

  • 點閱:206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等待的技術:慢想,讓決定更好》Wait:The Art and Science of Delay ★《高速企業》(Fast Company)「2012年度最佳商業書」 ★《柯克斯書評》(Kirkus)「2012年度最佳非文學書籍」 巴菲特常用站上棒球打擊區來比喻股票的操作:「你永遠不必揮棒。只要站在打擊板上,面對投手丟過來47美元的通用汽車股票,39美元的美國鋼鐵股票,沒有人會喊三振出局,也無所謂處罰,頂多就是錯失機會而已。整天就等待喜歡的球出現,然後當外野手打瞌睡,就站上去打擊。行動本身不會讓我們賺錢,做對了才有賞。至於要等待多久,那可沒有期限。」 巴菲特並不拖延成性的人,他總是在研讀財務報表與資料。但是他盡可能延遲做決策,運用等待的技術,為下一次大交易做好準備。 小史到印度拜訪好友小艾,一路上買了很多紀念品和衣服。返程通關時發現,他的行李超重了。於是小史留下一個紙箱請小艾幫忙寄回美國就飛回家了。 然而,小艾並沒有馬上去寄箱子,當天沒寄,隔天沒寄,這一拖竟然拖了八個月。 這位小艾,竟是贏得諾貝爾獎經濟學獎的艾克羅夫(George Akerlof)! 多數人必定同意,拖拖拉拉並不是什麼值得嘉許的行為。本書卻指出,延遲是生活的常態,只要延遲得恰到好處,在做決定前等待一段時間,盡可能蒐集最多資訊,便是好的延遲。 在這本討論決策時機的書中,作者帕特諾伊教授訪問了百餘位專家,深入研究心理學、行為經濟學、法律、金融、生理等領域的實驗成果,為我們揭開時間與延遲決策的謎團: 。心臟在亳秒間的反應如何影響大腦的決策? 。溫布頓冠軍回發球的準備方式跟個人決策有關係? 。政治人物爆發出軌醜聞,何時該道歉? 。東京證交所的午休規定會改變交易員的交易策略? 。影片中閃過速食的標誌如何干擾人們的美感體驗? 。第一次約會只能共進午餐? 。美式足球教練和海軍艦長為何做出離譜的決定? 從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實例中,帕特諾伊教授發現好決策有獨特的發展流程,需要足夠的時間讓心智處理資訊。不論是分秒間必須做出的判斷,或是不急著決定的事,放慢回應同時管理延遲,幾乎都能替生活帶來更好的結果。 最成功的企業主、消防隊長、公眾演說家、喜劇演員和運動員之所以能脫穎而出,往往是因為他們懂得何時叫暫停,給自己空間和時間思考。一旦對做決定應該花多少時間有概念,並掌握等待的技術,延遲就不再是壞事,反而可以避免直覺誤判。慢慢想,等到最後關頭再做決定,才能做出最好的抉擇! 假使有1小時的決策時間,就該在第59分鐘再回應; 如果有1年的時間,就等到第364天; 即使只有1秒鐘,還是要盡量拖延,連1毫秒都要計較。

作者介紹 帕特諾伊 Frank Partnoy 聖地牙哥大學法律與金融教授,專精於金融和市場法規,創辦該校「企業與證券法中心」。曾任職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亦為執業企業律師。 文章散見《金融時報》、《紐約時報》,經常擔任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60分鐘」節目評論。著有《大潰敗:華爾街血流成河》(F.I.A.S.C.O.)、《貪婪壓垮華爾街》(Infectious Greed)等書,《火柴王:華爾街百年醜聞背後的金融奇才》(The Match King)一書更入選2009年金融時報與高盛年度商業書大獎決選名單。 譯者介紹 曾沁音 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口筆譯研究所畢,現為兼職譯者。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