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異議的意義 : 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 /

  • 點閱:212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精裝]》 本書探討近世東亞反理學思潮的思想史意義。 東亞的反理學與理學幾乎同時成立,同步發展,只是勢頭大小與理論成就高低頗有不同。惟重要的反理學哲人,從葉適、戴震、阮元以至丁若鏞、伊藤仁齋、貝原益軒、荻生徂徠等人,皆具有深刻的哲思。 作者將反理學的思潮分成相偶論與禮論兩種類型,相偶論在深層的意義上可含攝禮論,它與體用論恰可作為反理學與理學兩者典型的思考模式。 本書作者採跨文化的視角,嘗試將反理學思潮整編到更宏觀的儒學世界中去,認為反理學思潮提供了一種多元性、交互性、他者性格的思想因素,這些因素提供了儒家很好的人文化成的圖像。理學與反理學因此不必是對反的,反而可視為辯證發展出的有機性整體。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