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互動設計概論 : 後數位時代的網站、介面、產品及軟體設計的原則 = The principles of interaction design in the post-digital age /

  • 點閱:1079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在今日,數位早已不是新聞,而是一種常態。因此,從事藝術和設計工作的朋友,必須放棄在科技層面鑽牛角尖的叛逆和喧譁,重新回到人的層面做思考,這就是後數位時代(Post-digital Age)的概念。互動設計之所以會在近幾年受到重視,就是因為它超越技術性,以人的需求和經驗為中心考量,創造出科技與人類之間完美的連結。它的重點,並不在於追求最新的科技、也不是在於如何去創造美觀的構圖,而是運用智慧來讓科技真正去服務人類的一種創造過程。   本書作者葉謹睿,於2001年起投身互動設計的教育工作,現任教於紐約州 FIT 設計學院與普瑞特藝術學院,教授互動設計及數位藝術相關課程。在本書的三章十五小節之中,作者刻意脫去了學術用語的艱澀,以生動活潑的文字,完成了第一本由國內學者執筆的互動設計專書,為國內的數位藝術及設計之相關研究,提出了深入淺出的論述。

葉謹睿

  現任紐約州立大學FIT學院(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FIT)專任助理教授、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客座助理教授。曾任《藝術家》雜誌、《典藏今藝術》雜誌專欄作家,紐約Parsons設計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著作:
  《數位「美」學》(藝術家,2008)
  《數位藝術概論》(藝術家,2005)
  《大蘋果英雄傳:紐約藝術導覽》(典藏,2004)
  《藝術語言@數位時代》(典藏,2003)

  展覽:
  「隨插即用數位創作展」,數位藝術方舟,台灣國立美術館
  「台澳新媒體藝術展」,台灣關渡美術館
  「NEXUS」,紐約皇后美術館(Queens Museum)
  「正言世代」,紐約強森美術館(Herbert F. Johnson Museum of Art)
  「Beyond Ethnic Stereotype」,俄亥俄州甘迺迪美術館(Kennedy Museum of Art)
  「Net Archives」,義大利MAXXI美術館
  「Seven Ways To Say Internet with Net Art」,2007新媒體藝術節(NewMediaFest2007)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