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自體的重建 /

  • 點閱:29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在《自體的重建》這本書中,寇哈特對於他在《自體的分析》這本先驅之作中所提出的理論,不僅加以擴展,同時也加以澄清。在古典的精神分析傳統中,專業地耕耘了一輩子之後,寇哈特已經認知到古典分析理論的某些限制。如今他無畏地增加一個新次元,以補古典理論的不足。自戀,在寇哈特的用語中,不是貶抑的字眼。健康的自戀相對於自戀型人格困擾來說,好比一個可以提升我們的生命享受與能力的發揮,而另一個則反之。自戀在發展上來說,不只是為了通往客體愛而必須克服之暫時階段;它有朝向成熟之單獨發展,與客體愛的發展並肩前進且彼此糾纏。如今寇哈特勾勒出自體心理學的大綱。他以這個新的心理學來解釋症狀與症候群。他把自體擺在人格的最中心,檢視它在健康與疾病中之起源、成份、與發展;並引以為跳板,來討論自戀型人格疾患的精神分析之治癒與結案階段的概念。


  寇哈特以豐富的臨床資料細心地支撐其綜合論述,因而對於傳統既定的理論所無法充分含括的臨床觀察,他不惜與傳統決裂。結果,《自體的重建》這本書中,包含了很多具挑戰性的想法。自體心理學與衝突理論的關係究竟如何?與自我心理學呢?與伊底帕斯呢?精確地說,什麼才是心理健康?分析師如何知道,何時他的病人已經被“治癒”了?這些只是作者所回應的問題中之一部份。這本書是為了那些不滿意其臨床治療結果的人而寫的。它這樣一本書證明了,自體心理學觀點的應用如何讓分析師在與其病人的溝通中,發現新的與常常想不到的意義,因而提供其詮釋全新的治療支點。這本書尤其是為了那些有這樣理解的人所寫的:科學如果要保持其活力,就必須維持其開放的心態。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