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手繪人生 /

  • 點閱:574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二十五位創意行業人士的日記與靈感草稿



  咫尺之遙,你就可以進入藝術家的腦中,去感受原始創造力的湧出:這是一本充滿塗鴉與註記的書,有實驗性質的草稿、也有細心觀察的創作。這些手稿因層層上色而發皺,空白處甚至還寫滿了購物清單和電話號碼。它們被隨身攜帶、塞入皮包或口袋、淋過雨、或被丟在草地上,封面因此破舊、損壞。


  這不是能輕易登入美術館或博物館殿堂的藝術形式,它們不會鑲著金框、接受成群觀眾的讚賞。不,這是藝術創作的必經形式,而你現在也像是在欣賞一幅一幅的畫作一樣,俯身凝視每一頁,研究每一幅草圖和註解,然後再翻到下一頁。每一次翻頁,就有新的驚喜、新的展覽。這些書頁揭露了一個故事、一次旅程、一段人生。




情感出口



  每一本手稿都是人生的一個片段,視藝術家的習慣、以及稿件的厚度,歷時幾週、幾月到幾年的都有。翻頁時,你感受到時間在指尖滑過。你看見依序記錄下來的時刻。你看見構想流露、紮根。你看見風險、錯誤、懊悔、思潮、訓示、夢想,全都以筆墨呈現在後世眼前,為作者一人綻放生命:「我常和病童、以及孤兒院和難民營裡的孩子們在一起。......如果我不設法抒發這份工作帶給我的感受,我可能無法在這裡待很久。我把畫冊當作舞台,來發洩我被壓抑的情緒。」(Trevor Romain)




藝術人士的創意工具:紙與筆的選擇



  我對於紙張很講究。我喜歡用阿爾契斯(Arches)140磅的冷壓水彩紙來裝訂我的畫冊。......我通常使用鋼筆、墨水和水彩。我用的是洛特林Isographs 0.3和0.5號筆。至於水彩,我用過鵜鶘牌(Pelican)大師級水彩,現在用的則是利貝特魯斯牌(Liebetruth)的學生用透明水彩。 (Prashant Miranda)



丹尼.葛瑞格利 Danny Gregory



  丹尼從三十幾歲開始手繪日記,做為發展畫畫習慣、了解世界與人生的方式之一。



  他出生於倫敦,成長於巴基斯坦、澳洲和以色列,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著作包括《把握每一天》(Everyday Matters)、《創意執照》(The Creative License)等,畫作散見於《紐約時報》、How雜誌等主要刊物。



  他在Yahoo創立的插畫群組,已有二千多位會員,歡迎專業與非專業者分享自己的手繪作品,每周並設立一個主題,請讀者貼上自己的畫作。丹尼的個人網站:DannyGregory.com




譯者簡介




劉復苓



  這本書獻給今年七歲的女兒,Phoebe。我熱愛陪伴一雙子女成長,但又放不下我喜歡的翻譯工作,兩者經常處於失衡狀態,趕稿時、看到姊弟兩人克制著不打擾我,常讓我心疼、愧疚。



  Phoebe從兩歲就開始畫圖,她使用的媒材是原子筆和A4影印紙,平均每三、四個月可以畫掉一包五百張的A4影印紙。題材包括看過的書、聽到、做過的事、家人朋友、還有更多是憑空想像,有些是單張圖畫、有些是故事系列。這一張張的塗鴉全都被我保留下來,如今已堆存了好幾箱,每當我們回頭翻閱這些圖畫,就能想起Phoebe成長中的每一階段,它們雖然沒有裝訂成冊,但也是Phoebe的手繪日記。



  這本書獻給Phoebe,鼓勵她繼續畫圖、繼續用敏銳的眼光、敏感的心靈來體會她美好的人生。畫圖讓她快樂,而欣賞她的圖畫,也讓我快樂。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 

借這本書的人也借過下面這些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