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海之信仰的神祕面紗,臺灣第一本離島祭典的深度影像紀錄。
作者陳逸宏繼《朝聖台灣》後,在新冠肆虐最嚴重的兩年期間,持續飛往臺灣各離島進行當地信仰隨行拍攝,大異於本島的特殊儀軌,畫面彌足珍貴。有小金門烈嶼全程噤聲的貢王送王習俗、自清早一路祭拜到深夜的馬祖擺暝、小琉球清境海域的逡港腳、炮浪如海湧般的澎湖炸王船、臺灣媽祖團齊登綠島的海祭祈福,以及第一手的彭佳嶼王爺海巡隨船紀錄,再次用影像記錄下一幀幀觸動人心的畫面。
陳逸宏
同時具有攝影記者、臺灣屏東東港東隆宮王爺公子民、苗栗通霄白沙屯拱天宮媽祖香燈腳三個身分,一九六七年出生於臺灣屏東東港,十三歲在父親(臺灣台北市攝影學會成員)的耳濡目染之下,第一次開始接觸底片相機,從此踏上攝影人生,從小喜歡去廟裡看剪黏和神像,床頭書是《山海經》跟《封神榜》,談戀愛時很少在約會,都在衝廟會,曾任職臺灣蘋果日報副刊攝影記者十四年,主跑旅遊與美食。時尚、人像、婚紗、美食、商品,都曾是他鏡頭下的主角,三十歲之後,或許是歲月的洗禮,或許是神明的召喚,他開始全心全意記錄廟會與祭典,曾獲多次新聞攝影比賽生活民俗類大獎,亦舉辦過多次攝影個展,經常參與各地民俗與文化類記錄片平面攝影與製作統籌,現為陳逸宏攝影工作室(EyeShot Photo Studio)負責人,著有《朝聖台灣》一書。
沈維巖
曾任職傳播工作十五年,工作足跡包括雜誌、報紙、出版社,歷任採訪記者、企劃主編、編輯主管,現為自由撰稿/編輯,擅長與熟悉領域:旅遊、美食、歷史人文、工具書,參與社會運動二十餘年,關注同志與愛滋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