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短波時代 : 從冷戰到民主, 從情報播送到和平之聲, 讓世界聽見臺灣之音 /

  • 點閱:44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這是數位鐵幕的時代,卻也是短波廣播突破藩籬、迎來復興的時代。


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二十年,數位科技快速發展,原先該是訊息快速流通,更能邁向同步的世界,卻在許多地域築起了難以跨越的數位管控高牆。此時,似乎式微的空中電波重新以超越阻隔的遠距傳播能力,成為傳播自由訊息的重要媒介。而即將邁向創臺百年的中央廣播電臺(Rti),正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中央廣播電臺(Rti)的故事彷彿台灣歷史的縮影:殖民時期草創的硬體設備,在二戰與冷戰時期執行著不同當權者的任務,當國家邁向自由開放後,建立起自我風格與主體性,並透過與世界的交流,成為民主自由陣營中不可或缺的聲音。歷經戰爭與遷徙,族群融合與民主轉型,如今的中央廣播電臺(Rti)已成為國家對外重要的多語公共媒體,在跨越空間限制的陪伴下,有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忠實聽友:如莫斯科聽友成為鄧麗君的粉絲;墨西哥偏鄉的小女孩發現家中的果樹就是節目介紹的龍眼樹。而中央廣播電臺(Rti)每年總會收到數量驚人的來信與收聽報告,甚至有熱情聽友從數千百公里外前來參與各地舉辦的聽友會活動。在媒體形式的不斷創新之下,廣播牽起的緣分卻綿長不斷,本書細數了中央廣播電臺(Rti)邁向百年的歷程,更從主持人、聽友的角度講述廣播與人的連結,以及百年來透過空中交會所產生的真摯情感。

林欣誼


曾任報社文化記者,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著有《老雜時代:看見台灣老雜貨店的人情、風土與物產》,合著有《水水蘭陽 百年電火》、《繪聲繪影一時代:陳子福的手繪電影海報》等書,曾獲Openbook美好生活書獎。


周馥儀


臺灣史研究者,關注民主深化臺灣政大台文所兼任助理教授以《戒嚴時期黨國控制下臺灣民營廣播之興衰(1952-1987)》取得臺灣臺大歷史所博士,持續進行央廣、地下電臺等廣播史研究曾任臺灣賴和基金會執行長、彰化縣文化局長、文化部任職合著有《買來的政權:台灣選舉文化觀察》。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