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米開朗基羅傳 /

  • 點閱:61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傳記文學不朽經典《名人傳》(Vies des hommes illustres)第二部:接續《貝多芬傳》(Vie de Beethoven),《米開朗基羅傳》(Vie de Michel-Ange)同樣誕生於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創作高峰,為眾所公認的「精神成長之書」第二部。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口中「偉大的心魂」─米開朗基羅(Buonarroti Michelangelo):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說:「文藝復興睥睨一切的光芒,嘗到了一個人可能受到的所有苦難。他目擊故鄉淪陷。他目擊義大利淪於野蠻民族之手。他目擊自由之消滅。他眼見他所愛的人一個個逝世。他眼見藝術上的光明,一顆又一顆熄滅。我們,享受他的天才的結晶品時,和享受我們祖先的功績一般,再也想不起他所流的鮮血。折了翅翼的勝利之神……即是米開朗基羅(Buonarroti Michelangelo)自己,即是他全生涯的象徵。」。

羅曼‧羅蘭 Romain Rolland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諾貝爾文學獎、法蘭西學院文學大獎得主。一八六六年出生於法國中部的克拉梅西(Clamecy),從小愛好音樂,醉心於托爾斯泰和雨果的作品,並從中汲取了人道主義的理念,一生創作深受影響。一八八九年自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史學系畢業後,前往羅馬繼續深造,歸國後在巴黎大學教授藝術史。一八九八年開始發表作品,初期多為歷史劇本創作,之後連續寫出《貝多芬傳》(Vie de Beethoven,1903)、《米開朗基羅傳》(Vie de Michel-Ange,1907)和《托爾斯泰傳》(Vie de Tolstoï,1914),合稱《名人傳》(Vies des hommes illustres)引起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一九○四年至一九一二年,以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Jean-Christophe)榮獲法蘭西學院大獎。他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發表了許多反戰文章,雖受多方指責,但他並未屈服。一九一五年,四十九歲的他憑藉著文學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描繪各種不同類型人物時所具有的同情和對真理的熱愛,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殊榮,並將獎金全數捐予國際紅十字會和法國難民組織,被譽為「歐洲的良心」。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