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區判 : 品味與美學的知識漫畫 /

  • 點閱:69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世界報》2023年最佳漫畫,揭開「窮人思維」形成的關鍵因素!


克克老師第一次走進教室,便發現說得比做得簡單。身為代課老師,他必須讓這群來自四面八方的學生們,搞懂布赫迪厄(Bourdieu)的複雜理論:區判(Distinction)。面對這些著迷於流行文化的青少年搞懂社會階級與文化資本,可以說是難如登天。在民主社會,我們普遍相信區窮人跟富人之間的差異只在於財富,意味著哪天窮人翻身也可以立刻體驗到富人的階級品味。然而這種想法卻誤入了資產階級沒說的真相。窮人跟富人的差異不僅在有沒有錢,更在他們掌握的文化資本。那些讓人敬而遠之的藝術與美學,至今都還是由上層階級定義;平民階級習以為常的流行文化,長年以來都難登大雅之堂。窮人也許可以翻身,但卻幾乎不可能掌握文化影響力。這件事是怎麼造成的?如果階級僵化如此嚴重,為什麼多數人都毫無自覺?為了讓學生探索「區判」如何內化成社會規範,克克老師帶著學生探索不同階級的人,從飲食習慣、度假、腳上穿的鞋子到杯子裡的紅茶,一切都與階級相關。還在戀愛與培養自尊的青少年們,不得不意識到家庭如何影響個人的品味,進而引發意想不到的展開……這些少年少女們,該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品味?

皮耶‧布赫迪厄 Pierre Bourdieu


法國一代社會學大師,1930年生,後於巴黎大學文學院及高等師範學院受教,取得哲學教師資格。自1964年起先後任教於法國高等研究應用學院及高等社會科學院,1981年成為法蘭西公學社會學教授。長期主編《社會科學研究學報》(Actes de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奠定其法國社會學研究主導地位。1996年自立門戶,開辦「以行動為由」出版社(Liber-Raison d’agir),專門出版社會科學宣傳小冊。終其一生,布赫迪厄不斷透過學術論辨及社會參與投身世界,著作俱稱經典,主要作品有《區判》、《學術人》、《國家貴族》、《繼承者》、《藝術的法則》、《社會學問題》、《世界的苦難》、《論電視》、《防火牆》、《實作理論綱要》、《所述之言》等。2002年辭世。


蒂法恩‧里維埃 Tiphaine Rivière


領域涉足歷史、文學與電影,為了籌備寫論文的經費,曾在巴黎第三大學做行政工作,這期間創立了漫畫部落格「索邦大學14號辦公室」(Le bureau 14 de la Sorbonne),在上面用漫畫分享關於這份工作的點點滴滴。第一部出版的作品《博論日記》(Carnets de thèse,2015)描繪博士生的生活,獲得眾多好評,售出四萬本,並翻譯成八種語言。另有作品《笨蛋的入侵》(L'invasion des imbéciles,2019)和《跳動的心》(Le Coeur qui bat,2021)。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