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閱讀余英時 : 著作與志業 /

  • 點閱:7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余英時先生於二○二一年秋天遠去,各界震悼不已。在王德威院士的倡議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規劃了「余英時院士紀念專輯」,由王德威教授與我主編,這一專輯:「為表達對先生的敬意與思念,我們重溫他的重要著作,並以深入淺出的文字介紹給青年一輩學者,以期實踐薪火相傳的意義」。試圖呈現這一代史學、文學、經學、政治學者對余先生著作的閱讀與理解,乃至於反思甚至挑戰,希望引領青年學者與讀者重新通過閱讀余先生的著作,探索人文學的各個面向,從而形成自己的學術思考。《閱讀余英時:著作與志業》一書以「余英時院士紀念專輯」為基礎,但內容更為豐富。收錄了之前未及編進專輯的陳來教授的紀念文,又邀得黃進興教授允許我們轉刊他回憶從學於余先生的文章,同時,唐小兵教授的文章也得以完整版呈現。本書既讀書,也懷人,在編排上則是先以首次出版的年份先後為序,評介余先生的十二種著作,再以六篇紀念文章,展現余先生的學術志業。——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副執行長 胡曉真  

  【關於余英時】
  余英時(1930~2021)祖籍安徽潛山。燕京大學肄業,香港新亞學院第一屆畢業,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曾師從國學大師錢穆和當代漢學泰斗楊聯陞。197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歷任哈佛大學教授、香港新亞學院校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耶魯大學歷史講座教授。2001年6月自普林斯頓大學校聘講座教授榮退。

  2006年獲得美國國會圖書館頒發有「人文諾貝爾獎」之稱的「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第一屆唐獎得主。著有《歷史與思想》(1976)、《論戴震與章學誠》(1976)、《紅樓夢的兩個世界》(1978)、《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1980)、《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1984)、《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1987)、《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1987)、《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1995)、《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1998)、《朱熹的歷史世界》(2003)、《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2004)、《中國文化史通釋》(2010)、《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2011)、《方以智晚節考》(2012)、《論天人之際》(2014)等多種。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