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好萊塢 : 文化、政治與商業的合力與角力 /

  • 點閱:1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在好萊塢之前,電影是什麼樣子?
在好萊塢之後,電影又是什麼樣子?
好萊塢為何選擇在洛杉磯落地生根?
卓別林、米奇等明星系統建立是為了管控風險?
影音串流是對手還是合作夥伴?
是什麼塑造了好萊塢,好萊塢又是如何形塑世界?

打開牛津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通識讀本,
用最簡明的方式了解電影聖地百年史。

  好萊塢,
  這個夢想的起點、追星的天堂、世界電影產業的製造地,
  是如何以及為何開始發展?
  又是怎麼在戰爭與政治干擾下,
  以及技術、商業模式和觀眾品味的多次變革中存活下來,甚至日益壯大?

  本書從十九世紀愛迪生的電影放映機時代與鎳幣電影院開始說起,
  一直到現今無所不在的線上影音世界,
  透過眾多著名電影、明星和導演,
  描述好萊塢一個世紀以來的發展與樣貌,包括:

  ◎電影在剪輯、拍攝、演出風格、題材與敘事方式上的演變
  ◎製片廠如何運用3D、電腦合成等新的美學與技術
  ◎明星系統與類型片的出現
  ◎透過「製片規則」,在政治、文化與宗教的監管下處理禁忌主題
  ◎二戰時政治化的好萊塢
  ◎「明星化」的導演成為行銷主軸與票房保證
  ◎電視、錄影帶、光碟與數位串流帶來的衝擊與機會
  ◎獨立電影運動下的好萊塢

  在卓別林、米奇、凱瑟琳·赫本、史蒂芬·史匹柏、大衛·芬奇等人的故事中,
  以及《大獨裁者》、《雙虎屠龍》、《火爆浪子》、《星際大戰》、《第一滴血》等知名電影的圍繞下,
  了解好萊塢如何藉由各種實驗與探索,
  建立出流暢且完善的製片廠系統,
  成為主導全球螢幕與想像力的媒體帝國,
  並在世界大戰、數位串流與獨立製片的挑戰下,持續站穩腳跟,
  甚至更強大普及、靈活多元,持續主導全球的媒體創作。

  【你是知識控嗎?關於牛津通識課】
  用最簡明直白的方式,了解現代人最需要知道的大問題。

  牛津通識課(Very Short Introductions,簡稱VSI)是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的系列叢書,秉持「為所有讀者提供一個可讀性強且包羅萬千的工具書圖書館」的信念,於1995年首次推出,多年來已出版近700本讀物,內容涉及歷史、神學、藝術、哲學、文學、醫學、自然科學、政治等數十多種領域。每一本書對應一個主題,由該領域公認的專家撰寫,篇幅簡潔精煉,並提供進一步深度閱讀的建議,確保讀者讀完後能建立該主題的專業級知識框架。

彼得·德謝尼(Peter Decherney)

  美國賓州大學電影研究教授。著有多部著作,包括《好萊塢的版權之戰》(暫譯,Hollywood's Copyright Wars: From Edison to the Internet)。曾任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學者(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美國學術協會研究員(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及美國國務院駐緬甸藝術特使。多次獲得與教學相關的獎項,現為Forbes.com撰稿人。

譯者簡介

蔡宜真

  成功大學建築學士,德國布蘭登堡邦科技大學世界遺產研究碩士。

  譯作涵蓋設計及文學、人文類,譯著包括:《樂高神話》、《芬蘭國寶設計全集》、《雌性生活》、《頭號要犯》、《間諜身後》、《人道經濟》等書。

  聯絡信箱:maggytsai@hotmail.com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