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當代藝術 : 自由意志的箝制與對抗 /

  • 點閱:1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什麼是當代藝術?
誰在控制它的走向?
當代藝術呈現的究竟是自由意志,
還是市場趨勢?
 
打開牛津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通識讀本,
用最簡明的方式揭示當代藝術世界的機制。
 
  當代藝術通常被視為自由領域,
  藝術家在其中打破禁忌與挑戰主流,
  一次次帶給大眾各種衝擊與反思,
  或是根本沒有任何目的地創作作品。
 
  然而,隨著藝術市場迅速成長,
  以及美國日益增長的政治和文化主導地位,
  這個「自由領域」產生了什麼變化?
  創造、啟蒙、批判等藝術特徵,
  以及與消費主義和大眾文化的關係又發生了哪些轉變?
  其他強國,如中國與俄國的崛起,又對藝術世界產生怎樣的衝擊?
  當代藝術是否已成為商業和政府的奴隸、迷惑大眾的工具?
  
  本書跳脫一般美學與哲學層面的討論,
  從政治、經濟與文化等多個角度,
  深入剖析當代藝術的各種現象與活動,
  包括美術館商業化、藝術雙年展、裝置藝術的崛起、藝術商品化與金融化、企業商藏與贊助等等,
  闡述當代藝術的概念、歷史發展與多樣性,
  以及它與全球化、政治、商業、社群媒體之間的交互影響。
 
  本書尤其關注藝術與資本的親密,
  國家和企業對藝術的使用,
  如何干擾藝術自主性,
  使得本應多樣與不可預測的當代藝術,
  實際上存在著令人沮喪的統一性,
  以及藝術家在這種環境下所面臨的各種挑戰與應對。
  
  【你是知識控嗎?關於牛津通識課】
  用最簡明直白的方式,了解現代人最需要知道的大問題。
 
  牛津通識課(Very Short Introductions,簡稱VSI)是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的系列叢書,秉持「為所有讀者提供一個可讀性強且包羅萬千的工具書圖書館」的信念,於1995年首次推出,多年來已出版近700本讀物,內容涉及歷史、神學、藝術、哲學、文學、醫學、自然科學、政治等數十多種領域。每一本書對應一個主題,由該領域公認的專家撰寫,篇幅簡潔精煉,並提供進一步深度閱讀的建議,確保讀者讀完後能建立該主題的專業級知識框架。

朱利安•斯塔拉布拉斯 Julian Stallabrass
 
  倫敦大學科陶德藝術學院(the 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 in London)藝術史講師,著有多本當代藝術、攝影和二十世紀英國藝術史相關著作。
 
譯者簡介
 
蔡宜真
 
  成功大學建築學士,德國布蘭登堡邦科技大學世界遺產研究碩士。
 
  譯作涵蓋設計及文學、人文類,譯著包括:《樂高神話》、《芬蘭國寶設計全集》、《雌性生活》、《頭號要犯》、《間諜身後》、《人道經濟》等書。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