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一盞永不止息的明燈 : 百年僑教的耕耘足跡 /

  • 點閱:30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臺灣的外交政策與僑務推行息息相關,在積極強化華語文學習及文化傳承的教育中,建構「臺灣主體性」與國際接軌以及提高臺灣能見度是今日僑教的重要目標。
 
  半個世紀以來,臺灣僑教以面向海洋及全球化作為思考模式,從早期到當地協助興建學校、設計教材、進行實體課程,到如今發展為視訊、社群平台、線上課程來教育輔導及服務海外僑民。僑教政策之核心工作基本上分為兩大主軸:海外僑校教育與在臺僑生教育,都是以推動「華文教育」及「推動華文教育宣揚華人文化促進族群融合」為主要方針。
 
  本書介紹臺灣僑務委員會與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的發展沿革與推廣僑教的重要項目。僑委會順應時代形勢,以「愛僑、護僑、利僑」為準則,在國內,一方面積極與各華語文系所及產業界合作,強化海外教師培訓、教材編纂;另一方面積極鼓勵海外僑教體系,增進與主流社會合作,無形中蓄積臺灣華語文整體對外發展之能量與影響力。世華會倡導中華語文研究,積極推動華語文教育發展,著重華語人才的培育,並推行「華語文能力測驗」,編輯華語文教學研究叢書及鄉土民俗教材讀本,促進世界華文學術的交流與研究,為臺灣與國際開啟一扇互動之窗。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興華文化交流發展基金會希望把所有僑教經驗順利完整的傳承,期盼能鑑記僑教發展的全球軌跡。
 
本書特色
 
  ★本書介紹臺灣僑務委員會與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的發展沿革與推廣僑教的重要項目,在國內,一方面積極與各華語文系所及產業界合作,強化海外教師培訓、教材編纂;另一方面積極鼓勵海外僑教體系,增進與主流社會合作,無形中蓄積臺灣華語文整體對外發展之能量與影響力。
 
  ★世華會倡導中華語文研究,積極推動華語文教育發展,著重華語人才的培育,並推行「華語文能力測驗」,編輯華語文教學研究叢書及鄉土民俗教材讀本,促進世界華文學術的交流與研究,為臺灣與國際開啟一扇互動之窗。

董鵬程(1930-2019)
 
  華語文教育界最資深、最熱忱、最具有影響力的領袖人物。自1963年投入華僑文教工作,五十多年來主辦及參加海內外華語文學術研討會數十場,發表論文數十篇,首創華語文教學與研究學術期刊及華文教師研習班培訓海外專業華文教師,推動了全球華語文研究風氣及搭建兩岸學術交流的平臺。曾任職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研究員兼祕書長。
 
任弘
 
  1957年出生於臺灣高雄大寮,成長於軍人眷村。祖籍河南省盧氏縣。淡江大學歷史系學士(1981),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1985)。長期服務於黨政機關,從事海外工作。黨務方面,曾任國民黨海外工作會副主任,先後派駐過美國加州聖荷西、芝加哥。政府方面,曾任立法委員國會辦公室主任、僑務委員會政務副委員長(2008-2013)。早年曾在淡江大學、致理技術學院、師範大學兼課。離開公職後在中原大學客座一年(2014)。2015-2021年在福建廈門華僑大學擔任特聘教授。致力於海外華人歷史、華文教育發展史、中國書法史和漢字文化的研究。
 
周靜琬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現任世界華文會副理事長、世界華文會常務理事、世界華文會《華文世界》編輯、逢甲大學語言中心資深教師、臺中教育大學師資培訓班講師、臺中國美館資深導覽(1990-2018)。專長為華語教學、華語閲讀與寫作、第二語習得與教學、華語口語與表達、文學與電影教學。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