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翦商 : 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 /

  • 點閱:135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本書主要講述華夏文明的萌生與轉型。從距今四千年前夏朝(二里頭文化)的出現,到三千年前商朝的滅亡、西周建立,時間跨度一千余年。

從新石器時代以來,華北地區形成了殺人獻祭的原始宗教。第一王朝夏朝(二里頭)也沿襲了這種人祭文化,並在隨後的商朝登峰造極。周族僻處西部,本沒有人祭傳統,但他們曾投靠商朝,為商朝捕獵用於獻祭的羌人。周文王因受到商紂王懷疑,被作為人牲拘禁在殷都,最後,文王的長子伯邑考被紂王獻祭。文王學習了商人的易卦占算技術,發展出《易經》的卦、爻辭體系——記錄周文王親歷和認知的諸多事件,最終目的是推算“翦商”的戰略。武王滅商后,曾模仿商人的人祭行為;武王死後,由周公輔政,徹底禁絕了人祭宗教,銷毀了有關商代人祭的文獻記錄,並製造出一套沒有人祭的理想化歷史敘事,以及基於“德”的世俗政治與道德體系。周公的這些舉措,開創了新的華夏文明。五百年後,孔子編輯儒家“六經”,系統整理周公的理論成果。周公和孔子塑造了儒家學派,其影響一直持續到現代。

概而言之,本書借助考古材料和傳世文獻,梳理了上古人祭風俗產生、繁榮和消亡的全過程,以及人祭與華夏早期文明從伴生到分離的偉大轉折,再現了古人(周人)為終結商朝和人祭風俗付出的巨大努力,使我們對華夏文明的起源有了全新的認知。

李碩,青年歷史學家,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本科)和清華大學歷史系(碩士、博士),從事中國古代歷史與歷史地理研究。著有《南北戰爭三百年》《孔子大曆史》《樓船鐵馬劉寄奴:南北朝啟幕戰史》等,在《學術月刊》《歷史地理》《敦煌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