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本「美麗紅毛港」,作者與繪者在2006年九月到2007年二月分別前往紅毛港多次,親自見證拆遷的一小段歷史,也透過與居民訪談聊天而深入了解這個地區的人、事、物和生命力。如何將居民中對於即將消失的原鄉印象,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出來?又該選擇以哪些面向來介紹?
本書以「歷史」、「民宅」、「廟宇」和「未來」四個篇章,為紅毛港的做了見證。之所以將建築的部分以民宅與廟宇強化,是因為紅毛港實施禁建,因此所有的建築年代全都凍結在四十年前,就像一座被遺忘的古城座落在發展快速的高雄市中心,然而讓建築精神得以展現的是人文,因此我們把紅毛港的歷史與未來做了完整的介紹,其中還參照模型與空照圖設計了一張四頁大拉頁重現地圖,也把居民生活貫穿全書,未來前往文化園區時,將可從園區設施和本書中,回憶美麗的紅毛港,風華再現。
【紅毛港簡介】
位於高雄市東南端的紅毛港,漁產豐饒,十六世紀以來就是原住民、荷蘭人、漢人和日本人等族群交匯之地,名稱的由來便是因為荷據時期來自荷蘭的紅毛番洋人駐紮於此而得名。
民國五十七年,交通部公布紅毛港為第六貨櫃中心用地,始有遷村之議,並陸續實施禁建、限建措施,因而至今得以還完整保留著五0年代的聚落生活形式,因此後人能在紅毛港的面貌中看到歷史的痕跡,民間建築揉合了清朝、荷據、日據、民初等風格。
但是,禁建、限建的措施與遷村方案未果,讓紅毛港地區的環境品質、公共設施和生活機能等方面品質逐年下降,遠遠落後於市中心地區許多,也讓文化與產業均無法前進,而今一切塵埃落定,終於預定在2007年年中完成遷村,自然是一件喜事。
遷村的同時,紅毛港人的原鄉也即將拆除改建為港口貨櫃中心。曾經,高雄港帶動了臺灣的經濟起飛,而紅毛港正在這裡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何為紅毛港人保留珍貴的地方文化資產和在地精神,保存紅毛港人對於故鄉的記憶與懷念,成為首要任務。因為,遷村的完成,並不是為紅毛港畫下黃昏的句點,相反的,為這個特別的聚落帶來了文化的星光,在高雄市的歷史上永遠閃爍。
朱秀芳
曾任小學教師28年,2006年8月自教職退休並專職於兒童文學創作。作品包含童話、小說、圖畫書、故事等。曾獲得洪建全兒童文學獎童詩佳作、少年小說佳作、童話首獎。東方少年小說獎首獎,台北縣文藝競賽「成人組」寫作第一名,並獲得教育廳小學教師研究著作「優等獎」。並曾獲選為台北縣特殊優良教師。
【繪者簡介】
彭大維
專職畫家,擅長水墨畫與建築畫,畫風細膩。
已出版許多建築相關圖文書:《臺灣古早厝》、《鹿港龍山寺》、《臺灣地理》、《臺灣住宅》……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