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藝用3D頭頸解剖書 : 掌握頭頸的結構、造型與建模 /

  • 點閱:32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適用於全美術領域:從古典寫實的繪畫、雕塑藝術, 到新興應用藝術的2D/3DCG、遊戲、動漫、公仔模型……

唯有透過最直覺易懂的3D圖像去認識頭頸的基本型態, 才能獲得解放,享有最大的創作自由
 
  繼造成轟動的《藝用3D人體解剖書》《藝用3D表情解剖書》之後,烏迪斯·薩林斯推出第三本系列書籍一採用獨到的視覺傳達方式,不但透視頭頸外觀是如何形成,更能掌握年齡、種族、性別、體型如何影響一個人的臉型、顏面。
 
  你可能已經知道:皮膚下的肌肉幾乎與一個人的臉型無關。臉部肌肉最多只是決定臉部最終外觀的因素之一,通常只負責移動表面的脂肪和皮膚,本身並不構成可見的體積。因此,關於頭頸,最重要的是解釋外觀與其下方解剖結構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在雕塑和3D 建模時,要掌握臉部的完整形狀,更必須從解剖結構著手。
 
  本書將視覺和圖像訊息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包括3D網格建模、照片和帶有顏色標記的3D解剖圖等,使頭頸的結構、型態及外型等全變得直觀易懂,且精細的程度令人驚歎。
 

  ● 從簡單的塊狀到精細逼真的形狀
  本書將面部的複雜結構拆解為簡單的型態,以協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每個組成元素,像是嘴巴、眼睛、耳朵等。每個元素都先簡化為塊狀,再逐步以網格建模,發展出精細、逼真的形狀。
 
  ● 透視年齡、種族、性別、體型等如何影響人的臉型
  當我們聽到有人說:「這張臉看起來有點顯老」,或者「這個女孩的臉看起來有點男性化」,真正的問題是:是什麼讓一張臉看起來更男性化或顯老?也許是鼻唇溝?也許是下巴線?同理,要呈現一張較為豐滿的臉,也不能只是讓臉整體變豐滿,而是要一塊塊塑造脂肪墊。
 
  臉部建模和臉部解剖學充滿挑戰。臉孔很少是靜止的,除了情緒之外,還有許多因素會造成差異,使他們看起來彼此不同——年齡、種族、性別、體型和一點解剖結構。本書一一分析了這些關鍵特徵,並描述了它們如何影響一個人的頭部外觀,使創作者不只是複製自然,而是了解自然的型態及其組成方式,從而得到最大的創作自由。
 

專業推薦
 
  冉茂芹/當代寫實藝術大師、教育家
  Pkking江家慶/原型師
  周川智/留俄當代寫實畫家暨油畫修復師
  周靖淞Alon Chou/CG藝術家
  許維忠/雕塑家
  顏靖凱/DNEG  Generalist Technical Director、3D藝術家
 

  Arda Koyuncu/Riot Games Inc.藝術總監——
  無論您的技藝水平是高或是低,在解剖學方面總有一些東西需要學習和精進。 不管你是自己雕塑角色,還是向團隊提供反饋,找到夠好的視覺參考都不是容易的事。
  「藝用3D解剖書」系列書籍是非常可靠的資源,使這些知識易於理解和運用。從簡單、獨立的型式到更複雜的型式,從年輕人到老年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解析。這些工具書不僅使過程更容易,而且還提供了審視形狀、結構和流程的新方法。
  我強烈建議將此資源併入你的工作流程中,即使你喜歡的媒材並不是雕刻。
 

  Erick Sosa/漫威動畫影集《What If…?》資深角色美術設計師——
  關於這本了不起的書和該系列的其餘書籍,我只能說:幫自己一個忙,買這些書。我在玩具界和收藏界工作了 30 年,從未見過更好的解剖學參考書。僅僅只是捧讀,我的理解就大大擴展了。
  這些書以如此簡單的方式解釋了日益複雜的人體解剖學,即使是孩子也能理解人體的複雜性。我把這系列的三本書都放在桌子上,隨時學習和參考。
  這本書相當出色,幫助我們從這個角度理解、觀察和感受人體解剖結構。關於形狀和型態,不可能有最終極的書,但本書絕對應該成為任何人早期發展的一部分。
 
  Yuri Alexander Sony/互動娛樂Bend Studio資深角色美術設計師——
  「藝用3D解剖書」是我見過的最清晰、最全面的解剖學參考資料。
  與其他可用資源相比,這系列書籍的拓撲圖、解剖圖和人體運動學範例都能更好地將人體簡化、折解為可理解的型式。
  我在雕塑人物時,都使用他們的作品作為參考資料,幫助我釐清每個人物的解剖結構。
 

  Pkking江家慶/原型師——
  早期學習與創作人物雕塑,除了臨摹還得找相關人體結構資料參考。但早期傳統的解剖學資料很有限,仍然有無法理解的情況,尤其是肌肉連動的部分。這本大家出版的《藝用3D頭頸解剖書》,內容以精準3D解剖方式、淺顯易懂的圖文,讓讀者更容易理解。  
  尤其對於目前在學校任教模型雕塑課程的人,不論傳統手作或3D建模課程,這本書都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人體結構造型,達到教學目的,在此推薦給大家。
 

  留俄當代寫實畫家暨油畫修復師/周川智——
  由堅強寫實雕塑解剖功夫的譯者重新審譯,對掌控藝用解剖更有利!

烏迪斯·薩林斯(Uldis Zarins)
 
  古典雕塑家暨平面設計師,專研雕塑藝術超過25年。現於拉脫維亞藝術學院教授解剖學,也是醫療系統視覺化建構軟體開發中心Anatomy Next Inc.的藝術指導,協助建構醫療用3D解剖學擴增實境系統,為藝術家及醫學院學生提供強大的學習工具。
 
  在學習與創作人體雕塑的過程中,發現傳統解剖學書籍並不精確詳盡,於是著手籌製圖像思考的工具書,最後在2013年的群眾募資計畫中獲得充沛資金的支援,完成《藝用3D人體解剖書:認識人體結構與造型》一書,為解剖書開拓出以圖代文的新標竿。
 
  之後,薩林斯獲得醫學權威機構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合作邀請,與《藝用3D人體解剖書:認識人體結構與造型》共同作者山迪斯·康德拉茲創立Anatomy Next,投入建構專業醫學用3D解剖學MR(混合實境)系統。與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合作,使得烏迪斯得以運用更多先進科學儀器,進一步解剖精密的臉部變化,推出《藝用3D表情解剖書:透視五官表情的結構與造型》。
 

譯者簡介
 

黃啟峻
 
  第23屆與28屆兩屆奇美藝術獎雕塑類得主,師承台灣藝用解剖學先驅魏道慧老師,於2012~2014年期間赴俄羅斯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進修,回台後於新冠疫情年前斜槓同時從事雕塑創作、舞台設計與美術相關教學,目前著力經營個人教學品牌「小人物工作坊」,教學內容涵蓋平面繪畫、立體雕塑與藝用解剖學的應用方法等。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