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朕就是任性, 愛卿不要忤逆! : 科舉防壟斷、加耗致盤剝、概量多舞弊, 從中央到地方, 看古人「擅」用皇權典制 /

  • 點閱:58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行政區劃制度×稅役制度×制度改革
宗教禮制、敬德保民、禮崩樂壞、文化一統……
從中央到地方,再從初建到改革,一本書搞懂「皇權典制」

權傾邊陲、勒折之弊、高量斛面、里胥侵竊……
明明當初設想很偉大,制度走向為何不一樣?

  ▎同養公田:一夫一婦,家庭勞動
  生產力緩慢發展,以家庭為納稅應役單位逐漸成為可能。
  西周主要生產者被稱為「庶人」、「民」,他們就是奴隸。
  ➔看看《詩經》怎麼說的!
  首先,必須自帶小農具和飯去「公田」耕作。
  「農夫」除了在公田勞動之外,還要服各種徭役──
  白天割茅草、夜晚搓繩索,還要進城修理公家住宅!
  甚至,他們和妻女還要為奴隸主準備各種衣料──
  八月開始績麻織布,做衣裳給貴族子弟;
  十一月時去捕貍貉,做皮衣給貴族子弟……

  ▎勒折之弊:不法州縣官員+倉場官員勾結
  勒折,指在將稅物由「本色」折納其他物質時,
  強迫納稅人接受他們私自規定的不合理折算比價。
  ➔看看包拯上疏大揭露!
  宋代對折納稅有統一規定,然而非法折納仍相當嚴重。
  地方官府利用「折變」重斂於民的手法主要有兩類──
  【任意規定折價】農民必須出賣三斗多的小麥,才能完納一斗的稅額;
  【多次折算】官吏透過鹽的專賣加稅,購鹽人實際負擔驟增12~13倍!

  ▎權傾邊陲:尾大不掉!當節度使成封疆大員
  當時以數州為一鎮,節度使即兼統此數州。
  唐朝實行軍民分治,節度使最初只負責轄區內的軍事防禦,
  漸漸地,他們將轄區內的軍、政、財、監察大權集於一身,
  又由於邊疆聯防的需求,常使一人兼攝數鎮……
  ➔看看混血胡人安祿山!
  天寶年間,雖然安祿山已是身兼三鎮的節度使,
  但是唐玄宗尤嫌不夠,又讓他兼任了河北道的採訪使,
  使道與鎮合二為一,讓安祿山具備了割據一方的實力。
  天寶末年,安祿山靠著這有利背景發動了武裝叛亂。

  ◎禮崩樂壞之王室敗落
  西元前七一九年,周平王死,周桓王立。
  桓王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終於撤銷鄭莊公的職位。
  鄭莊公於是不再朝王,竟公然不把天子放在眼中。
  周桓王便率領王室和衛、陳、蔡的軍隊前去征討。
  而鄭莊公也不示弱,在繻葛擺開軍隊與王師對陣。

  繻葛之戰,這場春秋初期決定「王權」的戰爭就此展開!
  此戰若勝,王室中興或許有望;此戰一敗,王室聲威盡成幻影。

  兩軍交戰,周王軍隊大敗。鄭國大夫祝聃還射了桓王一箭,
  這「大逆不道」的行為,在當時竟無任何諸侯挺身而出表示譴責。
  鄭國的反叛給了天子一記耳光,而放出的冷箭更將天子的威信射落在地。
  從此以後,天子更是徒有虛名,「王權」只能在風雨飄搖中苟延殘喘……

  ◎文化一統之皇帝名號
  西元前二二一年,強秦掃滅六國,實現了幾代君主夢寐以求的夙願。
  嬴政為突出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力地位,遂令群臣討論君主尊號問題。
  於是,博學多才的官員們歌功頌德地提出了最尊貴稱謂「泰皇」,
  但秦王只採了「皇」,再加個「帝」,「皇帝」便成為至尊的稱號。

  「皇帝」稱謂的出現,絕非帝王名號簡單的變更
  ──它反映了一個新王朝的誕生!
  自此以後,皇帝便成為歷代封建君主的專用稱謂,
  那些強化皇權的規定也成為世人不可冒犯的律條。

本書特色

  本書以行政區劃制度、稅役制度、制度改革分為三大主題,主要介紹了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制度與改革,並著重於解釋各個制度的由來、特點和演變,以及制度改革的背景、動因和影響。藉由本書詳盡的解說,讀者將對歷代典制有更深入且全面的了解。

編者簡介

孟飛


一名數學不好的平凡文科生,學生時代最喜歡國文課與歷史課,就業後仍割捨不下對文史的熱愛,閒暇時也會投稿相關專欄,目前是養刺蝟新手。著有暢銷書《斜槓古人》。

聞明

專職編者。

張林

專職編者。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