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大漠. 鄉野.高一峰 /

  • 點閱:80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高一峰1915年出生於山西省徐溝縣,幼年時即好繪畫,有「小畫家」的美譽,成成中學就讀期間美術成績斐然。後進入京華藝專就讀,在學期間揣摩齊白石繪畫筆法,奠定日後創作主調。1943年與張素蓉女士成婚,婚後兩人穿越內蒙古的鄂爾多斯草原,旅行長達三個月,當時的高一峰以畫筆,速寫大漠遼闊風光,留下許多作品。這次體驗,成為日後長期創作的靈感泉源。

高一峰於1950年輾轉來到臺灣。初期生計艱難,在偶然機緣下,於1954年被推薦前往臺中市立中學擔任美術教師。此時期高一峰在創作上逐漸形成筆法簡樸的個人風格,作品數量大增。1956年暑假,高一峰在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舉行生平首次個展,展出內容包括大漠西旅的追憶、臺灣鄉間野趣等;展覽引起廣大迴響,初試啼聲便聲譽鵲起。1962年他應聘為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科教師,這是他來臺以後最安定的一段時期。

高一峰一生顛簸卻忠於藝術,他在三十八歲時左眼已近失明,但仍不放棄對藝術的熱愛,童年時期對「畫家」頭銜的夢想,支撐著他將腦海裡的所見所聞一一入畫,忠實於自我生命的所見所聞、所感所受,然後再提升到藝術的高度。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洗鍊,那悲苦的生命、簡拙的筆法,以及有關中國西北大漠的荒野回憶,交織著對臺灣生活鄉情野趣的描寫,從高一峰畫中所見奔騰縱橫的駿馬、任重赴遠的駱駝,已然成為臺灣水墨畫壇重要的資產,也記錄著一代歷史交替中,悲劇心靈的真實寫照。高一峰不再只是流傳於學生、朋友口中的一則傳奇,而是臺灣水墨畫壇當中,扎實深沉、又殊異孤寂的存在。

本書特色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系列叢書
精選十位各擅油畫、版畫、水墨、素描、書法等領域之臺灣資深美術家
細述他們生命旅途中的層層風景,以及銘刻在臺灣藝壇的美術成就
全套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精美細緻的圖版,結合電子書與影音的多元化閱讀模式
為讀者打造一套兼具美感、質感,輕鬆認識臺灣美術史的優質讀物

蕭瓊瑞

現任成大歷史系所名譽教授。曾任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長、國立成功大學藝術中心主任、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籌備主任、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委員、財團法人李仲生文教基金會董事、文化部國寶指定及重要古物審議委員兼近代藝術召集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文化部攝影博物館籌劃審查委員暨搶救攝影史計畫審查委員等職。

曾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開授臺灣美術史課程。

著有《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臺灣之發展》、《觀看與思維──臺灣美術史論集》、《臺灣美術評論全集──劉國松》、《臺南市藝術人才暨團體基本史料彙編》、《島嶼色彩──臺灣美術史論》、《島民.風俗.畫──18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圖說臺灣美術史》、《激盪與迴游──臺灣近現代藝術11家》、《臺灣現代美術大系──抽象抒情水墨》、《歷史.榮光.名作系列──林覺》、《線條.行走.楚戈》、《焦墨.雲山.夏一夫》、《現代.水墨.劉國松》、《吾土.笙歌.劉耕谷》、《迴旋.婉約.黃潤色》、《歲月.心痕.楊識宏》。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