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詩>>教體系的萌芽與定型 : 歷史發展視野下的先秦兩漢<<詩>>教觀 = The germination and formalization of enlightened system "Shi" : the view of pre-Qin and Han dynasty about "Shi" which vision under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field /

  • 點閱:188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您可曾想過——
  《詩》三百篇前後跨越500多年,其整編語周代的興衰史有何密切關係?
  〈孔子詩論〉以及孟荀的《詩》教觀,又是如何承上啟下以接續漢代《詩》教觀?
  客觀參照歷史發展,《毛詩序》真的可能輯成於漢初毛亨嗎?
  《後漢書》以衛宏「作《毛詩序》,善得風雅之旨,于今傳於世」,又該如何說?
  單本傳世的《毛詩序》,可能在何時由何人改置成今本的模式?
  鄭玄作《毛詩傳笈》何以促成《毛詩》盛行,且使《毛詩序》成為《詩》教核心 ?
  鄭玄如何彰顯二雅語頌體詩《毛詩序》中的《詩》教思想?
 
  閱讀本書——
  將可以一覽《詩》教從周初的萌芽以至於東漢定形化的歷史發展過程!

林素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研究所博士,曾任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講師、副教授、教授,退休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轉為兼任教授。
 
  學術專著:
  《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
  《古代祭禮中之政教觀──以《禮記》成書前為論》
  《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
  《從《郭店簡》探究其倫常觀念──以服喪思想為討論基點》
  《禮學思想與應用》
  《《禮記》之先秦儒家思想:〈經解〉連續八篇結合相關傳世與出土文獻之研究》
  《歲時禮俗文化論略》
  《特定時空環境下的詩禮之教:《詩》教體系的萌芽與定型分論篇》
 
  普及著作:
  《少年禮記》
  《甜蜜的包袱──《禮記》》
  《陌生的好友──《禮記》》
  另有包含《詩經》、《史記》等經史學思想以及學術史研究之單篇論文百餘篇。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