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需要數學的瞬間 : 在生活中輕鬆學習數學! /

  • 點閱:54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數學加上文學,讓我腦海中出現了不同的邏輯。」

「本書激起了我對數學的好奇心!」

「這本書讓我對國高中時代痛恨的數學改觀了。」

★★8.9分高書評★★

★★韓國不敗的暢銷書籍★★
 

「人生最終仍是用數學形式思考。」

韓英知名學者金民衡教授,

利用簡單的實例與驗證,

告訴你數學就是人文學思考的延伸!
 
  ✓伽利略曾說「宇宙語言指的就是數學語言」,那麼你真的了解數學是什麼嗎?
  ✓「明天降雨機率20%」現在人人都懂的機率論是怎麼出現並普及的?
  ✓現代人如何投票?選出候選人的方法不只一種,又是哪一種可以得到最佳解呢?
  ✓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有正確解答?讓數學家用19世紀的求婚文化教你如何成功配對!
  ✓出錯才能得出正解。你知道嗎,沒有犯錯的求解過程更容易遇到大bug!
 
  數學複雜又繁瑣,怎麼聽都聽不懂;數學就是無盡地代入公式導出答案的過程;數學一看就想睡,學也學不會……你還帶著這些對於數學的偏見嗎?
 
  數學並不是一味求得答案的生產線這麼簡單。數學是利用簡單的數字和符號,讓人們運用邏輯和思考能力,培養數學思維,進而探究社會、探究宇宙,以及探究自我的脈絡。
 
  本書透過金民衡教授與學生之間的對話、講堂中所講述的課程作為主要內容,利用簡單且平易近人的思考模式講解中古世紀那些困擾人類許久的數學問題,讓讀者們學習數學家們尋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了解方法並活用於生活中。
 
  費馬、笛卡兒的座標系、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如何從有到無的?設定的理論出現無解的情況該怎麼辦?十九世紀的求婚文化為什麼一定能配對成功?都說歷史就是一面鏡子,那麼就讓我們以過往數學家到處碰壁後才求得正解為借鏡,幫助我們在生活中有效提問,試試錯誤選項,並思考出最適合我們的有效解。
 
  人們通常會逃避思考,但人生中總是充滿許多不知何為正解的問題。若是不願深度理解自己、不願思考,那麼便永遠都沒辦法得到屬於自己的最佳解答。請翻閱本書,利用教授深入淺出的說明過程,培養自身邏輯,進入更深層的思考模式。
 

好評推薦
 
  要是我在高中就讀到這本書,也許我就不會放棄數學吧!──崔在天 生物學家/梨花女子大學客座教授
 
  這本書幫助讀者了解至今只有知識份子們才懂的艱澀知識,隨著時間流逝,這些都會融入人類的文明,變成人類的常識。──朴炯柱 數學家/亞洲大學校長
  
  雖不敢說愛上了數學,但對數學徹底改觀,終於敢直面數學。──李賢雨 書評家
 
  對於今時今日必須具備統合思維的讀者們,是非常有意義的一本書。──權大勇 高麗大學英才教育院融合科學委員

金民衡
 
  宛如浪漫主義的英國詩、蕭邦的樂譜,將數學之美告訴眾人的他,亦是韓國人文學家代表金禹昌教授的二兒子。
 
  國中一年級時,因為身體不適而休學,在家自學後考上首爾大學數學系,並成為第一位提早從首爾大學畢業的學生,後取得耶魯大學博士學位。曾擔任麻省理工學院研究院、倫敦大學等學院教授,以及韓國浦項工科大學、首爾大學和梨花女子大學的碩座教授。2011年成為韓國史上第一位牛津大學數學系正職教授,2012年獲湖岩獎殊榮。現擔任英國華威大學賽曼效應、代數、幾何學及大眾數學碩座教授,並任職於首爾高等科學院碩學教授。
 
  以位相數學的核心思考,解決《費馬的最後整理》中長久以來代數幾何學的難題,晉升成世界級數學家。曾獲得歐拉獎數學家喬丹•艾倫貝格評論:「3年來,雖然很多人花了很長的時間在研究數與數體系的理論,但能產生的實際理論的人不多。每當有人可以以新穎的方式完成理論,就是成就了一項大事。而金民衡做到了。」
 
  現居英國,不時往返韓國將自己的研究和其他數學知識介紹給大眾。對象不僅包括國小數學英才、公司職員,還有看似與數學無關的芭蕾舞者。著有《數學的數學》、《細微的空想》、《爸爸的數學旅行》等書。
 
個人網站:warwick.ac.uk/fac/sci/maths/people/staff/mkim
 

譯者簡介
 

黃莞婷
 
  全職文字工作者,為了更自由地玩樂,努力工作著。
  以譯者的身份辛勤建造跨越語言的無形橋樑。
  譯有:《進階多益RC》、《番茄田裡建構夢想》等。
  工作連絡信箱:kellyh.viva@gmail.com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