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理想的下午 : 關於旅行也關於晃蕩 /

  • 點閱:200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生活」本是毫不規劃,用心品味,以感受接觸溫度,以「自己的時間」行走。汲汲營營、庸庸碌碌後的佳美時刻,未必常常都是「百分之一百的理想」。鬧中取靜,亂中取簡。就像在吵雜的街坊巷弄中,得一間寧靜的咖啡廳窩著。「理想的下午」,即是這特別的六小時,自是有限。有賴下午人們,享受外間的下午時光。 華語散文極品 《理想的下午》二十周年全新版寫簡單中的自由,說自在中的態度31篇散文,是遊蕩,是生活,也是美學──舒國治跨世代愛讀者齊聲推薦──歌手、詩人許含光說:「不理想的日子裡,擁有此書,則無刻不在路上,無刻不在晃蕩。」《陽光普照》主演,演員巫建和說:「生活本是晃蕩,悠悠然然,且戰且走。」作家梁文道說:「舒國治的散文不是一般意義的美文,儘管它的確與審美有關。這種審美是某種感官能力的開啟,常如靈光一閃,以清簡的文字短暫地照亮俗常世界之一隅。」資深編輯人傅月庵說:「舒國治有種老派的從容,人從容,文字也從容,讀他,約略即如宋人所云『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字裡行間散步走一走,落英繽紛,即見『理想的下午』。」旅遊作家工頭堅說:「我並不將舒哥的文字視為『旅行書寫』,而是理想的旅行方式與生活氣味,化成文字形態存在。」編輯人黃威融說:「因為《理想的下午》太動人,讓我想編一本理想的生活雜誌。」《小日子》社長劉冠吟說:「沒有讀過的人,這次不要錯過經典雋永的老派浪漫。」作家陳德政說:「舒國治寫生活中的無聊,他過的卻是最有趣的日子。」作家洪愛珠說:「二十歲形狀未定時,讀見此書,吃驚有個前輩人活成這樣,後做什麼,如賴床、漫無根由的旅行,似全部可以。不怎麼為世情所侷,為他人所動,因此度過自在的青年時代。」 彥醫師的下班筆記說:「行晃人間,浮世繽紛盡收老師眼底而不沾染。」作家瞿欣怡說:「混沌亂世,去不了遠方,就讀書吧。讀舒國治《理想的下午》,跟他一同去紐約、巴黎,或者京都,用文字沾染點異鄉氣息。掩卷時,就算還在原來的屋子裡,哪兒都沒去,也已經渡過一個最理想的下午。」二十周年紀念版特別收錄──●作者新版自序●〈一千字的永康街指南〉、〈旅館與台灣人的起居〉、〈旅夜書懷〉、〈如何經營民宿〉、〈台灣最遠的咖啡館〉、〈咖啡館的掌櫃〉六篇名篇●推薦序──梁文道〈但少閒人〉《理想的下午》得獎紀錄──《聯合報.讀書人》2001年最佳書獎文學類《聯合報.讀書人》每周新書金榜《中國時報.開卷》2001年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中央日報.出版與閱讀》2001年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

舒國治散文家。一九五二年生於台北。先習電影,後注心思於文學。六十年代薰陶於西洋與日本電影並同搖滾樂而成長的半城半鄉少年。與文學相較,影像與真實生活影響他更多。七十年代原有意創作電影,但終只能步入寫作,卻成稿不多。一九七九年舒國治以短篇小說〈村人遇難記〉獲第二屆「時報文學獎」,登場文壇。一九八三至一九九○,七年浪跡美國,居無定所,遊經之州,凡四十四。自此之後,旅行或說飄泊,開始如影隨形,一九九七以〈香港獨遊〉獲第一屆華航旅行文學獎首獎,一九九八又以〈遙遠的公路〉獲長榮旅行文學獎首獎。遊記中擅寫庶民風土、讀書遊藝、吃飯睡覺、道途覽勝,有時更及電影與武俠。文體自成一格,文白相間,人稱「舒式風格」。一九九○年返台後,被「台灣新電影」導演順手抓去安插在不重要一角色,遂出現在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一一》,余為彥《月光少年》,侯孝賢《最好的時光》、《刺客聶隱娘》片中。二○○○年以《理想的下午》一書,另闢旅行書寫文人風格,一時蔚為風潮。出版有《讀金庸偶得》、《臺灣重遊》、《門外漢的京都》、《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台北小吃札記》、《窮中談吃》、《水城臺北》、《台灣小吃行腳》、《宜蘭一瞥》、《台北游藝》、《雜寫》及《遙遠的公路》等。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