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建築語言&法則 /

  • 點閱:91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作者簡介

安德莉雅‧希米奇 Andrea Simitch


教師暨建築師。康乃爾大學建築學士課程主任,具終生教職的副教授,並擔任康乃爾大學建築、藝術與規劃學院副院長,及學士研究主任。教授課程包括:建築設計、建築再現和家具設計,她與學生的作品持續在紐約國際當代家具博覽會中展出。曾代表康乃爾大學在許多國際研討會上授課,包括歐洲、中美洲和南美洲。

早年於巴黎建築專業學校攻讀建築,1979年畢業於康乃爾大學建築系,1983年起於康乃爾任教,是該校建築系第一位得到終身職榮譽的女性建築師。長年擔任紐約州議會藝術小組成員,並執教於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包括:多倫多大學、倫斯勒理工學院、東海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

為「希米奇 + 渥克」建築事務所(Simitch + Warke Architects)的負責人之一,案件類型包括住宅、商業和純理論性空間設計。她的拼貼作品收錄於阿瓦洛‧羅查(Joao Alvaro Rocha)的專著《建築》(Architecture)一書,並於《康乃爾建築期刊》發表多篇論文,近期的一篇是〈再拼貼〉(Re-Collage),收錄於第八期。

瓦爾‧渥克 Val Warke

畢業於康乃爾大學建築學士,哈佛大學建築碩士。現任康乃爾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曾擔任該系系主任、碩博士研究主任和建築學士課程第一年的統籌者。除建築外,他也是康乃爾大學織品科學和服裝設計研究領域的成員之一,曾擔任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助理教授。同時身為「希米奇 + 渥克」建築事務所的合夥人,共同設計了許多專案和競圖,規模從住宅到城市都包括在內。

發表過多篇與建築設計、評論和理論相關的論文,收錄於《集合藝術》(Assemblage)、《A+U》、《康乃爾建築期刊》等雜誌和專著中;並曾與湯姆‧梅恩(Thom Mayne)共同撰寫《形態結構》(Morphosis)一書。近來,研究集中在類型理論,包括時尚、形式主義、民粹主義、接受理論,以及與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相關的多種議題,特別是巴赫汀(Mikhail Bakthtin)的作品。

譯者簡介

吳莉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譯有《觀看的方式》、《觀看的視界》、《我們在此相遇》、《持續進行的瞬間》、《A致X:給獄中情人的溫柔書簡》、《建築的法則》、《設計是什麼?》、《當代建築的靈光》、《好電影的法則》、《光與影》、《建築的危險》、《浮與沉:攝影家尤金‧史密斯的傳奇人生》、《包浩斯關鍵故事100》等書。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自由工作者。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