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帝國之翳 : 十六至十九世紀的中國與世界 = The self-sheltered empire : China clashed with the world in modern age /

  • 點閱:97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中國三部曲 THE CHINA TRILOGY 隨著中國全球影響力與日俱增,我們既須探究其內涵,更需要積極尋找更有意義的客觀切入點,纔能深入理解其未來前景。 本系列將透過兩千年、四百年、一百年之不同長度視野,由「大歷史」角度重構中國歷史進程。 本書即為此系列之第二部,將時間軸拉回到三百年前的十六世紀,從雙方最初接觸之發展,一窺帝國傳統視野之微妙缺口。重新審視鴉片戰爭前後的中西互動關係,試圖解讀面對漂洋遠到的西歐列強,長期作為東亞強權的中國,何以看似不堪一擊,或至少左支右絀? 追尋探險家與天朝之相遇瞬間 重新省視東西方交會帶來的新世界 隨著十六世紀起全球化進程來到東亞的歐洲,如何跟中國展開互動?其後,憑藉十八世紀末工業革命提供之爆發力,歐洲又如何將中國拉進一個全新的現代世界當中?透過整理長達四百年之中西接觸歷程,本書嘗試以兩線並進視野,在各自理解不同之政策需求與驅動力後,最終聚焦於中國自身的大轉型,以及平行世界消融之走向。 馬可孛羅(Marco Polo): 我在這本書裡講的全是實話,沒有一句謊言,沒有半點虛構,各位千萬不要視之為傳說。 利瑪竇(Matteo Ricci): 中國人認為在所有各國中,只有自己值得稱羨;……他們不僅把所有別的民族都看成是野蠻人,而且看成是沒有理性的動物。 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相對其他民族,中國律法促成了大眾的安寧以及社會的和諧,讓眾人所受干擾可以降至最低;其律法之完美,簡直無法形容。 孟德斯鳩(Montesquieu): 中國是個行使恐怖統治的極權國家,也許當它一開始以王朝的形態出現時,政府的集權意識還不強烈,但今日絕非如此。 法蘭克(Andre G. Frank): 從十五到十八世紀,中國不僅是東亞朝貢體系核心,甚至在整個世界經濟中,即便不是中心,也佔據著支配性的地位。

蔡東杰 TSAI TUNG-CHIEH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酷喜讀史,長期聚焦於破除因各種中心觀所致之視野偏狹,迄今著作甚豐,除十餘冊關於外交史與東亞研究學術專書、與上百篇文章散見各主要學術期刊外,近年來並致力以深入淺出文筆,在歷史、論述與群眾間搭構理性之對話橋梁,普獲好評肯定。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