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德國不思議 : 從森林、山川探索德意志的文化與哀愁 /

  • 點閱:182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從日耳曼自然崇拜到工業環保大國 德國與大自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以帝國為起點,走向共和的漫長道路上, 一草一木皆是促進德國往前的動力。 ★★★外交官/德國議題評論者 蔡慶樺 推薦★★★ 日本義大利外務省Premio Marco Polo獎賞得主 知名歐洲中世紀研究專家 池上俊一 說到德國會想到什麼呢? 工業大國、音樂之國或是足球強國? 一個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失敗,國情跟歷史都極為混亂的國家 是如何在煙硝中成長,在幾十年後成為工業經濟大國,並成為歐盟的支柱,甚至被譽為「歐洲成長的引擎」。 著名德國哲學家普萊斯納曾說過:「我們德國人是遲來的一群人,我們無法挽回身為國民在歷史上的延遲,但這個遲緩並不單意味著不順遂的命運。這個遲緩經常伴隨著外在無能,是創造的可能性,同時也喚起內在能力。」 現在於國際頗負盛名的德國,也有著許多令人意外的過去。 ◎德國以前根本不是一個國家!? 因為河川太多,交通不便,導致各自為政、無視上頭的命令,不把國王放在眼裡。 ◎熱愛清潔到為了不想開火弄髒廚房,除了改吃冷食,還開始流行吃生豬肉。 ◎女巫之夜、惡魔狂歡,為什麼德國巫女特別多? 發生饑荒、大規模傳染病、氣候惡劣,通通怪給女巫就對了。 ◎爬山不只是休閒娛樂,還關係到國家榮譽問題? 「與自然的搏鬥、克服困難、挑戰高度」,成為宣揚民族主義的道具,連媒體也會特別報導! ◎納粹致力於環境保護跟公共建設!? 希特勒其實很養生,不菸不酒,還熱愛環保,環保到連「人體」也可以循環利用!? 在歐洲大陸中,沒有明顯與自然關係如此深厚的國家,甚至可以說沒有這些森林與山川,就沒有現今的德國。 不僅如此,席捲於德國各地的浪漫主義、有機哲學世界觀,帶動了對於「自然」的嚮往與崇拜。 看似矛盾的工業與環保,卻在德國達到完美的平衡! 讓我們來透過自然,追溯不思議的德國。 ●●●國外網友大好評●●● 「藉由追溯可以理解到為何德國是聯邦制。普魯士與奧地利之間的紛爭在本書也訴說得很清楚,非常詳盡描寫人文歷史的一本書。」 「很詳細的記述自然與河川如何影響到德國,內文以區分時代的方式描寫,很容易讀懂的一本書。」 「對這本很有興趣!以自然的視角來解讀歷史很新鮮。 歷史以往都是以人物為焦點,但確實大自然和文化也會影響很多面向。」 「很有『自然感』的一本書,看完都想去德國旅行。」

池上 俊一 池上俊一 1956年,出生於愛知縣,東京大學研究所綜合文化研究科教授。專攻西洋中世紀‧文藝復興歷史。 因父親(現代中國政治研究者)工作的關係,對幼年時代沉浸在中國裡的家庭的反作用而對歐洲使感興趣。研究法國與德國的中世紀文化史‧宗教史。旅途中造訪了義大利,深受其溫暖的人情與美味的料理所吸引,深陷入研究義大利中,執筆岩波青少年新書《吃出來的義大利史:推動義大利千年來歷史進展的義大利麵》《王室英國:國王、海盜與大不列顛的崛起》《熱血西班牙:伊斯蘭、猶太人和基督教的衝突與和解》《德國不思議:從森林、山川探索德意志的文化與哀愁》,成為以各國象徵物追溯歷史的人氣系列作。 其他主要著作有《羅曼藝術世界論》、《歐洲中世紀的宗教運動》、《公共善的彼方後期中世紀的西恩納社會》(以上三本皆為名古屋大学出版会出版),《身體的中世紀》(ちくま学芸文庫)等,著作繁多。 林俞萱 林俞萱 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自由譯者。譯有人文、生活實用等書籍,在生活與文字中載浮載沉。期望譯者與粉絲身分重疊之日到來。 信箱:sherryaoi@gmail.com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