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新版臺灣棒球一百年 : 從野球到棒球, 從柴球到國球 台灣人與棒球的百年相遇 /

  • 點閱:124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臺灣人為何把棒球叫作柴球?最早打棒球的臺灣人是誰?當年出國比賽的棒球小將們,除了比賽之外,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最完整的臺灣棒球史「逆轉勝」不只是棒球精神的最佳寫照,某種程度更代表著永不服輸的臺灣價值。臺灣棒球走過百餘年歲月,過程當中有歡笑、有淚水,有榮耀、有挫折。臺灣曾經因為嘉農、紅葉與三冠王的勝利而熱血沸騰,也曾因為職棒簽賭歪風而低迷失落。但是,棒球魂始終不滅,每逢職棒開打或國際賽事期間,球迷「不曾塞車」,總是在場邊加油、吶喊,扮演最稱職的「10號隊友」。對棒球的熱情一直深植在臺灣人的心靈深處,隨時等待爆發。本書為最完整的臺灣棒球史,作者謝仕淵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館長,2003年曾出版《臺灣棒球一百年》,10多年後的今日,他重新改寫,並按照時間脈絡,娓娓訴盡與臺灣棒球相關的人事物,讀來宛如觀賞一場球賽般,起伏跌宕,也從中感受棒球成為國球的偶然與必然。

謝仕淵因為打棒球而愛棒球,最後研究棒球的棒球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館長。兼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南大學、逢甲大學等校。關注體育運動與國族認同的議題。編輯與著作《國球誕生前記 日治時期臺灣棒球史》、《日治時期臺灣棒球口述訪談》等書,並曾擔任電影《KANO》等棒球影視作品之顧問。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