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台籍菁英的搖籃 : 台中一中 /

  • 點閱:20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百年前就有的小小留學生  日本領台之後,雖然台灣島內在1907年已成立中學校,卻是為日本人設立,台灣人只有職校可念。自公學校畢業了,想繼續深造,非得赴日就讀不可,12歲就負笈日本,飄洋求學,年紀小小,即面對離鄉背景的求學之途。有鑑於此,林獻堂、林烈堂、辜顯榮等知名台籍仕紳,群起要求總督府准予設立一所供台人子弟就讀之中學校。◎為何不以建中、北一女……為主?  終於,在諸位創設委員的奔波之下,台灣於1915年順利創設了台中一中。台中一中除了是台灣第一所專供台人子弟就讀之中學校,其創立過程亦極具意義,矢內原忠雄認為堪稱「台灣民族運動之第一聲」,並且由於該校成立之後七年,才陸續有台人子弟也可就讀之中學校成立,因此該校之歷史也可視為完整的台人就讀中學校之發展史。本書就是以台中一中為主,觀察台灣民族運動之濫觴,當時台灣中等教育政策及狀況、學校的發展,以及中學生生活重建,並論及中學校校友的成就,以窺出台灣中學校生之形貌。◎菁英搖籃、名人錄  當時受中等以上教育者本屬少數,因為學費頗貴,而且競爭激烈,能考上並不容易,因此這些學生大多家境狀況較佳且天資聰穎,升學者眾多,他們在社會上也有一定地位,活躍於政界、醫界、商界、法界者都不在少數。例如:台灣第一位飛行員謝文達、台灣自治聯盟理事張聘三、台中市第一任民選市長楊基先、知名文學家巫永福、台中縣第一屆民選縣長林鶴年、音樂家暨榮星合唱團指揮呂泉生、日治時期最年輕的高等官楊基銓……等。本書亦整理這些傑出校友小傳。本書特色(編輯小語)  *以台中一中為「台灣民族運動之第一聲」,後續才有如「台灣議會設置請運運動」、「台灣文化協會」的產生。  *台中一中的設立,使得日本政府不得不正視台灣教育問題,因而有台北帝國大學的設立。  *股東網羅了全台最重要的地方望族:霧峰林家之林烈堂、林獻堂、林澄堂,板橋林家之林熊徵、林柏壽,鹿港辜顯榮,清水蔡蓮舫、楊澄若,基隆顏雲年,高雄陳中和;櫟社成員如林耀亭、林文華、呂琯星、林仲衡等人。  *戰後台中一中校友中的名人亦不少:畫家施翠峰,台大醫院醫師陳楷模、呂鴻基、韓毅雄,音樂家許常惠,政界施啟揚、李敖、周伯倫、吳敦義、林柏榕、趙守博,學界陳正澄、廖一久、陳維昭,企業界劉泰英、張秀政、許雲霞,傳播界廖蒼松、高信譚、趙少康,建築界聶子文,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等。作者簡介朱珮琪  澎湖人,愛貓族,清大歷史研究所畢業。研究中學,也在中學任教。現為桃園縣楊梅高中老師。

作者簡介 朱珮琪   澎湖人,愛貓族,清大歷史研究所畢業。研究中學,也在中學任教。現為桃園縣楊梅高中老師。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