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杜威全集 : 晚期著作1925-1953 /

  • 點閱:299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杜威全集•晚期著作》(1925—1953)的第十卷,它為人們提供了杜威的重要著作——《作為經驗的藝術》(Art as Experience)的一個權威版本。《作為經驗的藝術》是由約翰•杜威於1931年2月至5月在哈佛大學所作的威廉•詹姆斯講座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作為詹姆斯講座的首講者,杜威有機會系統地探討一個他曾經被指責為忽視了的領域。從1931年到1934年,他對十次的演講稿進行了修改和擴充;在這期間,他在與阿爾伯特•C•巴恩斯(A. C. Barnes)的通信中,給出了他創作過程的詳細記錄,他也正是把這本書獻給巴恩斯的。這部著作在1934年出版後得到了熱烈的評論。大衛•懷特•普勞爾(David Wight Prall)稱讚,本書具有非凡的“實際成就的廣度”;在《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中,迪諾•費拉裡(Dino Ferrari)稱之為“對藝術的‘生物學的’方面徹底的、刺激的、輕快的簡潔論證”。歐尼斯特•薩瑟蘭•貝茨(Ernest Sutherland Bates)視之為杜威哲學的“王冠”,是“美國所作出的對於美學最為重要的貢獻”;並得出結論說,它將吸引“任何一個關心人類命運勝於自己個人職業的人——任何一個理解藝術與生命的關係的人——任何一個欣賞自己生命最佳瞬間的意義的人”。時至今日,《作為經驗的藝術》仍然在藝術和美學的領域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如杜威自己所寫的:“最終只存在著兩種哲學。其中的一種就是,在其所有的不確定、神秘、懷疑以及一知半解中接受生命和經驗,並且把這個經驗轉而加諸自身,以便深化和強化它自己的性質——轉向想像以及藝術。

約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實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學的先驅,美國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代表。19世紀流行的是殖民時期沿襲下來的舊教育,再加上19世紀後期從德國傳入的赫爾巴特教學方法逐漸刻板化,使得當時的學校陳陳相因,缺乏生氣。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當時傳統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從兒童的天性出發,促進兒童的個性發展。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