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說謊 : 揭穿商場.政治.婚姻的騙局 /

  • 點閱:208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1938年9月12日,一場歷史性的騙局揭開了序幕。這一天,德國總理希特勒和英國首相張伯倫首度會晤,進行和平談判。在這場國際矚目的會談之後,張伯倫寫信給妹妹:「…在希特勒的臉上,儘管我看到了冷酷與無情,但我的印象是,這個人會信守承諾。…」沒想到,他的判斷大錯特錯,希特勒秘密部署部隊,迅速攻佔了捷克。張伯倫為此黯然下臺,抑鬱以終。


  謊言跟人類的歷史一樣悠久。從政客巨賈到市井小民,從國家權力運作、商業機密到日常的爾虞我詐,謊言可說是無所不在、千變萬化。人為何會說謊?在什麼情況、什麼動機下說謊?謊言為何會穿幫?在謊言漫天橫行的時代,我們能否洞察謊言的迷障,捕捉說謊者無意之間露出的破綻訊息,成為眼睛雪亮的破謊專家?


  艾克曼博士是舉世聞名的心理學家,他從一九七○年代開始研究說謊的本質與破謊之道。起先,他要解決的是醫師的難題:當一位病患因自殺而住院,當他表示自己沒事了,醫師可以相信他嗎?他是真的想開了,或想要趕快出院以求自我了斷?這引發了人類在溝通上非常根本的問題:即使心緒極度不寧,一個人還能神色自若地說謊嗎?如果是,能不能從非口語行為上找到破綻,揭露言詞背後隱藏的心思?


  艾克曼博士以科學方法展開實驗,錄下人們在各種說謊情況下的肢體語言、動作、聲調及表情,進行大量而細膩的分析。不久之後,對謊言研究感興趣的團體紛紛找上門來:如何抓出間諜?衛兵如何識破恐怖份子的暗殺計劃?警官如何辨認嫌犯供詞的真假?在談判桌上如何洞悉對方的心思?…而自從《說謊》一書出版後,FBI、CIA、藥物管制局、美國機密局及陸海空軍訓練單位,更紛紛邀請艾克曼博士演講及擔任顧問,以學習更精確的抓謊之道。


  《說謊》一書中,艾克曼博士不但分析說謊者的心理和情緒反應,也談及被騙者的盲點和自欺心態;他說明測謊器的原理及限制,也討論抓謊能力的訓練成效。他更舉出喧騰一時的社會事件,如詹森總統的越戰謊言、尼克森的水門醜聞、參議員的剽竊及婚外情謊言、運動選手的禁藥欺瞞、華爾街和金融界的醜聞,來說明謊言的浮濫和危害。如何辨識謊言,固然可喜;但如何抗拒謊言的誘惑,做到誠實無欺,與人誠信相待,才更是個人與社會之福。  



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



  是加州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部的心理學教授。他曾得到許多榮譽,包括美國心理學會的傑出科學貢獻獎,並被列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之一。這位世界知名的專家,在四十年研究生涯中,曾研究新幾內亞部落民族、精神分裂病人、間諜、連續殺人犯和職業殺手的面容。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警方、反恐怖小組等政府機構,以及製作《怪獸電力公司》的Pixar動畫工作室,常邀請他當情緒表情的顧問。他身為十三本書的作者或編者,電視節目常向他諮詢,並請他現身說法。目前住在加州。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