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脈的禮讚 : 許中華醫師的12堂脈學課,解五臟疾病與癌症之謎 /

  • 點閱:199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沒有艱澀難懂的文言文、沒有莫測高深的專有名詞,全書循序漸進、深入淺出,用最日常的語彙,引導你進入脈象與脈證學習,領略中醫大智慧。西醫有聽診器、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高科技儀器診斷疾病,中醫卻能藉由「望聞問切」裡的「切」,用三根手指頭把脈,縱觀病人的五臟六腑,氣血生理變化,即時診治,還能傳遞溫暖,兼顧病人的身心靈。然把脈又不是算命,為什麼?從五臟的脈象對應治療疾病從中醫相關理論整理歸納,肝、心、脾、肺、腎五臟,有正常或異常脈,虛或實脈。五臟脈證各有其特徵,寸口把脈是辨證根本,也是了解五臟疾病的基礎。中醫在癌症治療的角色以「扶正」為主癌症治療有「攻」「守」兩大方向;「攻」就是「祛邪」,以攻伐的藥物消除癌細胞。「守」則是「扶正」,是中醫治療癌症的精髓,運用補益藥物,調節病患的營養狀況,降低癌症治療副作用,減緩痛苦,增強免疫機能,控制癌細胞增長,防止復發。現任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院長的許中華,出身中醫家族,祖父許丕典是在1931年正式領有中醫師執照的台灣籍中醫師。《脈的禮讚》是許醫師根據自己中西醫學背景以及20多年的臨床診治經驗,在陽明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教授脈學的集結。全書共分12堂課,不只談脈學的理論與實務,也論及把脈是中醫「辨證論治」的核心,並且臨床舉例解釋脈與五臟,更有專章介紹「癌症脈證」。【誠摯推薦】周碧瑟教授 (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陽明大學社區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醫學問博大精深,聽到老中醫師講,最起碼要花上三年的時間,才能學會把脈,如今看完本書,方才了然。同時,也深深体會中醫師與西醫師的對話是不夠的,如果能是同一個人,既是西醫,又是中醫,方能將中西醫整合得既深入、又徹底、而且實用,本書即是明證。黃怡超(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司長)許醫師專長以傳統中醫藥,配合科學中藥治療病人。求醫者在病情改善後,彼此口耳相傳,前來求醫者絡繹不絕。這本書是許醫師教授多年的體驗整理,從科學的角度,現代語言,詮釋脈學的理論。誠如書中所言,心是脈證的核心。許教授無私的將多年心法,編輯成書,貢獻給中醫藥界的前賢同道,及後進學人們。其宗旨是傳承經驗,弘揚中醫臨床實務理論,希望《脈的禮讚》問世,能夠達到在中醫藥界傳承與創新的世紀使命。林文源(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主任) 本書從正視中西醫並存的現實,循序漸進地嫁接了中西醫類比、邏輯化反思、圖示引導,到脈法與脈證解說,以融會的中介方式,引領讀者體驗脈法,一窺氣化經絡世界。仔細閱讀與學習,除了有助於領悟中醫精神,若能長期掌握自身脈象變化,自己便是最好的健康守護者,對於指引養生實踐方向將有提綱挈領的幫助。

致力中西整合醫學、傳統與現代醫學的匯通,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期許,把病人的病看好,把學生教好,平民化的中醫,中醫走入社區、偏鄉,邁向國際。現任國立陽明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教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院長台灣寬心癌症關懷協會理事長學經歷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中國醫藥學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碩士中國醫藥大學學士(中西醫雙學位)中、西醫師、內科專科醫師、中西整合專科醫師、安寧緩和專科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醫務長兼中醫內科主任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