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繪苑璚瑤 :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 A gem of Chinese painting : the qing court handscroll of "Up the River During Qingming" /

  • 點閱:276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960-1234)相當流行的題材,其中以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最知名,他以北宋都城汴京(開封)的城市風貌為題,將汴河兩岸清明時節熱鬧景況歷歷在目。由於體裁特殊,歷代皆有仿本,畫面內容結構,多少因本身時代的風土民情而有所增減,但大致不脫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格局,其中國立故宮博物院便典藏有八卷之多,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卷即是其中的翹楚。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第四段「松竹軒」河岸風光。 這幅畫,曾拍過紀錄片、複製成手卷、明信片、專書等各種出版品,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然圖文並茂的專書,如已故文物專家那志良先生《清明上河圖》一書,或是兒童讀物《清明上河圖的故事》皆早已絕版,讓讀者為之扼腕。此次,故宮為配合上海「世界博覽會」以城市願景為主題,及台灣館的宣傳,除了展出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及清沈源〈清明上河圖〉,見證清平盛世及城鄉間生活之美好,並出版「繪苑璚瑤──清院本清明上河圖」一書,再次喚起世人對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美麗記憶。此書最大的特點,在於重新以數位高倍攝影科技拍攝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全卷,並近距拍攝畫中各式有趣的人物、場景等細節,畫質清晰純淨,影像銳利細緻,重現原作瑰麗豐美的色彩,及細膩生動的用筆。「市井百態」-搶水打架。 全書分為四大部分,首先是全圖一覽,以全版彩圖將十一公尺的畫卷一一排比,完整呈現全圖的原貌;其次以「小鏡頭大世界」為主題,以近距拍攝的放大局部影像,突顯畫中的城市風貌及人物互動。由於,〈清明上河圖〉人物多達五千多人,建築、舟車不下千輛,各種熱鬧喧嘩的情景與人物互動皆讓人目不暇給,為方便比對,將清院本〈清明上河圖〉中最富指標性的場景,納整理出八個獨立的小單元:「虹橋市集」、「市招風情」、「船泊運輸」、「城市風貌」、「金明池畔」、「市井百態」、「戲曲春秋」、「文人雅集」,這些都是此卷最引人入勝之處。此單元精彩地呈現城市街景中車水馬龍的景象,熙來攘往的人物,不論是趕集、玩耍、迎親、戲曲、卜卦、打架、行乞等,皆活靈活現,豐富的肢體語言,栩栩如生的模樣,令人讚嘆不已,再加上建築、船泊皆精工華美,讓人有身歷其境之感,一窺古人生活原貌。  「船泊運輸」。 本書第三部分則是將故宮所藏的其他七卷〈清明上河圖〉羅列於後,並選取精彩的局部,並撰寫文物資料及作品賞析,以作旁證比較,這七件作品分別是:宋張擇端〈清明易簡圖〉、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三本的明仇英〈清明上河圖〉、清沈源〈清明上河圖〉及李石曾先生捐贈的明人〈清明上河圖〉,這是其他出版品所無,亦是此次的創舉,冀望能讓研究者獲得更多的圖片資料。 陳枚耕織圖。 最後為附論:「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及其相關問題」一文,是筆者對於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相關問題的探討,除了收集清宮相關史料及歷年新的研究成果,提供本卷的繪製件代,著墨較多的是,五位合作畫家陳枚、孫祜、金昆、戴洪和程志道的生平資料,及其繪畫特色,並探討畫家參與繪製的部分,這也是觀眾在參觀此卷時,最感興趣的部分。此書圖版精美,色彩豐富,文字更深入淺出,不單提供近來研究成果,更期待這本圖錄能帶給觀眾豐富的視覺饗宴。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