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土匪窟的故事 : 獅仔頭山的歷史與藝文 /

  • 點閱:14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期待大河小說的出現2007年莊華堂獲得國立台灣文學館的長篇小說金典獎,又獲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的補助,需要在兩年之內寫出大河小說《台北四部曲》的第一部《水鄉》,並在2012年完成四部作品。莊華堂是中生代中優秀作家立志撰寫60萬的大河小說,是件令人興奮的大事,也是台灣文壇可喜的現象。以歷史背景寫長篇小說,須具備豐富的歷史知識和時代感,才能觀察入微,將歷史人物化為小說的主角,寫出動人的作品。我認為莊華堂這本土匪窟,是結合歷史文獻、田野訪查的小說創作,已是大河小說的前驅作品。在此書出版前夕,預祝他能如期完成勾動台灣人心弦的大河小說,豐富台灣文學的內涵。國史館館長/張炎憲穿越時空的歷史對話土匪窟的歷史跟一般地方文史最大的不同,是本書重點之一的文藝創作。這些看似無關於地方文史的作品,其實可以對照前面「歷史篇」、「古蹟篇」所掘出的歷史事件,讓讀者可以按圖索驥,延伸閱讀的旨趣,使得過往的歷史以及早已作古的先民,藉著小說與劇本提供的舞台,重新在我們眼前揮灑演出,歷史因而復活了。特別是對平潭社區的民眾來說那是,他們曾經認識的活生生的場景和人物。台師大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張素玢

莊華堂,桃園縣新屋人。小說家、田野工作者、記錄片編導。曾任耕莘寫作總幹事、優劇場行政總監、公視委製記錄片(後山平埔誌)製作人兼編導。曾得中央日報小說首獎、新聞局金穗獎、文建會優良地方錄影帶獎,現任採茶文化工作室負責人及鬥鬧熱劇場藝術總監。著有短篇小說集《土地公廟》、以及地方文史《百年暗坑史話》、《坪潭春秋》……等書。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