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羈押魚肉 /

  • 點閱:150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揭開司法、檢察界的潛規則
杜絕國家暴力、還我公義社會

檢察官是統治者工具?是權力自走砲?還是公義代言人?
法官是社會治安維護者?是民意曲從者?還是人權捍衛者?
有錢判生,沒錢判死?為何到過法院的人對司法的印象較佳?
你、我都是公民,別再當個法治文盲,別再期待包青天!
是羈押魚肉,不是雞鴨魚肉!

當你∕妳自詡是新崛起的太陽花公民世代,能理性思辨、自主判斷時,是否還有「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正義觀?是否還有包青天情結?是否還主張人民一有犯錯,就該動用刑罰制裁?

當你∕妳面對國家濫用權力,而主張公民不服從、採取公民抗暴運動時,是否認同刑罰具最後手段性?是否還容許立委們制定「高道德標準」的法律,讓國家動輒透過暴力∕強制的手段,來規範我們的生活?

你∕妳是否已具有現代民主法治社會主人翁所應具備的公民素養:重在講理及建立批判性思考,同時信服以人權保障為核心的價值理念?還是仍殘留傳統中國社會專制、威權文化的幽靈?

別再當個司法文盲!「羈押」是法律的專業用語,「魚肉」是日常的食物,兩者看似不同,追求健康、良善的標準則是一致的。《羈押魚肉》無疑要打破法律專業與日常生活的界限,讓一般人更認識法律。

本書作者為現職法官,以實際發生的鮮活案例,用淺顯易懂的筆調,點出當前的司法與法治問題。讓我們跟隨林法官,走進法律世界、踏入司法禁地,瞭解自身的權利義務,並一窺司法的功能與運作模式的堂奧。

這幾年來,隨著總統大選、國務機要費等社會矚目案件的偵辦,司法的角色與功能受到高度的關注。其實,司法作為社會紛爭的最後仲裁者,本就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因為深受儒家文化的薰陶,加上不重視法治教育的結果,不少國人對於法律素無好感,更缺乏獨立思考、自主判斷的能力。電話詐欺問題不斷,即是因為人們缺乏民主、法治素養所造成。本書作者為現職法官,長期關心社會的脈動與法治的發展,以實際發生的鮮活案例,用淺顯易懂的筆調,撰寫「法律就在生活中」、「我的法律會轉彎」、「揭開法官的面紗」、「金融詐騙分子都該被抓去關?」、「誰的教育改革?」等五個章節計六十篇文章,不僅讓讀者知悉自身的權利義務,更可一窺司法的功能與運作模式的堂奧。

林孟皇

台灣高雄人,花蓮師專、台灣大學法律系、法研所畢業,主修憲法、教育行政法、法史學。曾擔任過國小教師、實習律師、台北地方法院法官、司法院法官人事改革成效評估委員會委員、司法院人事審議委員會委員、中華民國法官協會理事。現任職台灣高等法院法官、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諮詢委員、財團法人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董事。在多年的審判工作中,寫過許多傳頌一時、影響社會深遠的判決。

林法官因出身教育界,長期關心台灣社會法治教育的發展與憲政文化的深根,在工作之餘,曾兼任國立編譯館九年一貫社會領域教科書審定委員、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研修委員、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輔導群社會學習領域委員。著有《羈押魚肉》(曾榮獲「非文學類」金鼎獎)、《金融犯罪與刑事審判》、《找回法官失落的審判靈魂》、《轉型正義與司法改革》等書,並共同編撰《老師,你也可以這樣做》一書。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