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異質地方之營造 : 理論與歷史 = On heterotopias : selected essays. I /

  • 點閱:241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異質地方一詞,目前,大衛‧哈維(David Harvey)與愛德華‧蘇雅(Edward Soja)等英語世界的地理學者之間,就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的空間範疇是否是其早年遺留的康德主義認識論根源,一種實證主義式的真實空間,還有極不同的爭議。異質地方,已經由一個相對比較鬆散隨意的觀點,進一步考量主體的行動與都市的策略,建構為可能性的空間(spaces of possibilities),以及,設想為更批判性的、更正式表達出的、根植於社會規範之中,有政治與歷史異常意義的理論概念了。而這些理論辯論,與作者早年借取傅柯的異質地方概念的目的並不衝突。由於異質地方的理論範疇是選集中不同論文一再出現的空間概念,故以《異質地方之營造》為書名。

夏鑄九1947年生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南京大學宜興講座教授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創新學院2015駐院思想家  【夏鑄九學術著作】《夏鑄九的臺大校園時空漫步》《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樓臺重起:林本源園林的空間體驗、記憶與再現》《窺見魔鬼的容顏》《異質地方之營造:理論與歷史》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