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隱形邏輯 : 香港式建築極限 /

  • 點閱:527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高密度、擁擠、高速、生活緊張……都是香港一貫的代名詞。香港地少人多,衍生很多有趣、獨特、創新的城市規劃考慮;同時,商業機構及民間羣眾創意十足,善用空間達到目的,令香港各處存在很多隱匿卻不明所以的建築學「隱形邏輯」。建築師張為平走遍香港各區,以簡潔的圖像及相片呈現隱沒於大樓窄巷間的建築學理念,即使讀者對建築學毫無認識,都定能從書中找到樂趣。建築師張為平走遍香港各區,展示隱沒於大樓窄巷間的建築學理念,揭示在應對各種極限的挑戰下,激發出來的非常規都市狀態,以及甚具啟發性的「造城邏輯」。例如:地下與空中的交通延展、高樓間的罅隙街市、商場座椅的商業考慮、天橋下的空間填充等。並重點分析香港在城市規劃、建築設計上的潛力和缺失,推動城市更新,引導創新的生活模式。全書分兩部分,首部分以圖像探討七種香港建築的「隱形邏輯」,包括廣告招牌如何突顯商業價值與存在、高密度生存的混雜與共生方式、曖昧的公共空間、非正式的建築、如何不斷提高城市的運轉效率,與無處不在的邊界劃分現象。第二部分以三篇文章講述這些觀察下的延伸:香港在建築上的有趣點、缺失,以及嚮往歐洲低密度建築的迷思。本書特色:(1) 以圖像表達,論點簡潔易明:市場上討論香港城市規劃及高密度狀況的書籍多以文章表達,鮮有如本書以簡潔圖像、例子、相片及少量文字闡述,即使是大眾讀者,欠缺建築學認識的人都能輕易理解其觀察要點。(2) 觀察點有趣,貼近讀者生活:作者點出一些在我們生活環境周圍出現,卻經常忽略或不明所以的建築邏輯,例如店舖使用傘子的營商技巧等。

張為平,荷蘭註冊建築師,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建築學碩士。2008年於香港從事建築實踐以及高密度狀態下的城市研究。2009年成立城市研究工作室都市可能概念工廠(Idea Factory of Urban Possibilities, IFUP)。曾分別於荷蘭及比利時的建築事務所工作。其著作有《荷蘭建築新浪潮》、《現實烏托邦——「玩物」建築》。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