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成為他自己 : 全人,給未來世代的教育烏托邦 /

  • 點閱:197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這本書是關於一所另類學校從誕生、崩解、到重生的故事。

也是關於一群大人與小孩,如何以生命和成長為代價,展開一場教育實驗的故事。

 

給學生  如果有所學校讓你做自己,你想成為怎樣的自己?

給老師  如果你曾對教育充滿熱忱,卻被學生打敗,你該追尋理想,還是回歸現實?

給家長  如果你想把孩子送到另類學校,你期盼他可以長成什麼樣子?

給官員  如果你想改革教育,你該如何理解教育的另一種可能?

 

一九九四年四一○教改大遊行後,臺灣的教育改革沿著兩條路線展開,一條是體制內改革,由國家發動備受矚目,也飽受批評;另一條走體制外革命,沒有資源、不被國家承認也鮮為人知。兩條路線好比孿生兄弟,從同個父母的懷抱誕生,卻走上不同的人生旅程。如今大家紛紛談論哥哥的改革故事,探究改革的成敗功過,相對之下,弟弟的實踐卻常常被忽略,甚至被遺忘。

 

本書要談論的,就是教改當中,被遺忘的體制外革命。

 

一九九五年在教改浪潮下,苗栗卓蘭山上出現了臺灣第一所體制外中學——全人中學。這是一所標榜自由、反對權威、反對填鴨考試的學校,它誕生於臺灣學生因升學壓力而頻傳自殺的年代。為了不讓下一代承受相同之苦,一群不滿體制教育的大人放棄原本安穩的人生,開啟實驗教育之路,尋找另一種教育改革的可能。

 

作者是全人中學第一屆學生,於三年後回到體制內學校。成人後,為追尋自己成長的祕密,作者重返全人中學展開研究,以大量的田野訪調與資料蒐集,爬梳全人二十年來從違法設校到合法立案,實踐自由教育的歷程。

 

在全人的故事中,教育的烏托邦實現過,學生自動自發學習、自主管理生活。但隨著不同學生的來臨,烏托邦失序了,學生不進教室上課,偷竊、欺負事件頻傳。從課程到生活,學生不斷挑戰教師的底線。當自由不再是靈丹妙藥,教育該如何可能?

 

本書揭露了理想教育的艱難,書中呈現的不是體制外教育的天堂,而是一群懷抱理想的教師,他們的挫折、矛盾與焦慮,以及一群在自由教育成長的學生,他們如何與大人衝撞,在說理、吵架與妥協的過程中,「成為他自己」。

 

隨著臺灣實驗教育的開放,有愈來愈多人選擇另類教育,「以學生為主體」也漸漸成為主流教育追求的目標。全人中學做為實驗教育的先行者,對於師生權力界線的拿捏、青少年同儕關係的影響,已有了深刻的經驗與反思,因此全人的故事或可成為當下思考教育問題的重要路標。

 

本書特色

 

◎沒有給出標準答案,但告訴你這群人如何找答案。

◎不再只是讚頌另類教育,而同時告訴讀者另類教育的美好與代價。

◎呈現一所學校改革的真實過程,顛覆大家對學校改革的想像,告訴大家學校改革如何可能實現。

◎一場臺灣本土實驗教育的紀錄。

◎不再只有家長與教師的觀點,書中大量呈現青少年(受教者)的觀點。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