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惡女力 : 後女性主義的流行電影解剖學 = The power of badgirl : the rise of postfeminism in popular cinema /

  • 點閱:965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惡女力:後女性主義的流行電影解剖學》 惡女,是銀幕上的女性形象,也是最真實的慾望展演, 她們是性別議題反叛者,也是流行文化新指標,更是所有女性潛意識的化身。 .《BJ單身日記》不只是布莉姬的求愛小劇場, 更是女性主義與後女性主義游移協商出的典型代表? .《慾望城市》挑戰異性戀主流的性愛冒險與姊妹情誼, 與暗藏的酷兒文化相濡以沫,宛如一座都會情慾博物館。 .從芭蕾舞劇破繭新生的《黑天鵝》,如何透過鏡像理論, 成為傳遞女性凝視、追求理想化自我、釋放滿漲情慾的出口? .從《超完美嬌妻》到《控制》,女人操演虛構的陰性形象, 象徵女性主體的權力翻轉,也是對父權社會最甜蜜的復仇。 《穿著PRADA的惡魔》如何從引發男性焦慮的米蘭達與小安, 來看以家庭之名收編「時尚惡魔」所帶來的威脅? ―― 告別純真年代,歡迎來到惡女當道的年代! 看流行電影中的惡女們,如何發揮陰性力量, 挑戰傳統社會價值,突破父權社會的框架。 拜金、敗德、叛逆、縱慾……關於流行電影中的「惡女」,世俗眼光是這樣定義的。一切的指涉,全來自於傳統價值中對女性形象的刻板詮釋,彷彿女性只能是舉止端莊、相夫教子、不能有自己意見的男性附屬品――傳統的父權社會該如何正視這樣的性別偏見? 銀幕上的惡女勇於表現女性的陰性力量,成為性別議題上閃亮鮮明的時代標記;她們勇於解放身體與情慾,帶來衝撞性別框架的反叛力量。從流行文化的角度來看,批評她們的是社會上根深蒂固的父權思想;銀幕惡女的存在,亦曝露了女性內心最原始的吶喊――惡女風潮是如何走入流行電影史?惡女現象又如何成為後女性主義研究的顯學? 傳統的女性主義提倡男女平等,卻不慎落入將女性視為「偽男性」的思考陷阱中;後女性主義則重新定義陰性特質,以陰性力量作為對抗父權社會的最佳武器。當銀幕上的惡女傾巢而出,道德標準不再成為唯一選擇,傳統乖乖牌的女性形象已是陳年老話。她們可以是改寫傳統羅曼史公式,只要性不要愛的慾望熟女;也可以是引領風潮、情慾解放的校園女王蜂。她們以不同的面貌,遊走在道德禁忌與人性約束之間。在流行電影史中,她們的鮮明形象成為社會話題;在後女性主義研究中,她們以驚世駭俗的紅粉威脅,同時衝擊父權社會與傳統女性主義。 拋開刻板印象,重新定義惡女價值。且看流行電影中姿態各異的惡女如何詮釋女性新主張;又是如何跨出銀幕,走入你我生活,掀起惡女新浪潮。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