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戰後美國對華政策背景之分析 /

  • 點閱:278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美國外交政策,植根於「爭取商機」,初期侷限於北美洲疆界之擴展,在國際事務上僅是後起之秀。對工業革命後西歐列強之東征西討,力有未逮,對華政策自不例外。迄本世紀之初,八國聯軍侵華始參與對中國之蠶食鯨吞。美西戰爭一役是為美國勢力正式伸入遠東之始。百年來雖有威爾遜、羅斯服等總統倡議「國際社區力量」、「世界警察」以維護世界秩序之議,但終究與「天賦使命」、美國保護傘下之和平背道而馳。因此「美國世紀」基本上乃是以美國權力中心之外交政策。在此大前提下,「不承認主義」等不免流於應景產物。 戰後對華政策,原以促成一個「統一而民主」的中國,共襄維護遠東安定大業為目標。唯當時面臨國共戰爭方興未艾,以及與蘇聯在華利益之矛盾,終以袖手旁觀「讓塵埃自行落地」收場。此種「言行各異」之政策,證諸其後韓戰、越戰,中國內戰自不例外。圍堵政策,終在雷大雨小下結束。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